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林濁水:委員會政策箍人兩頭空 黨蘇謝三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6 12:54:39  


  中評社台北11月26日電/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今天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說,11月21日民進黨通過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後,蘇貞昌最希望他們加入的三人中,謝長廷、游錫堃都婉拒當委員,蔡英文雖答應卻說她不知道參加要做什麼,只是黨要她配合她就配合。於是蘇貞昌透過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整合黨內對立的構想實質破局。

  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找出民進黨新的中國政策和設立中國事務部做幕僚機構是蘇貞昌競選黨主席的政見,當選主席後中國事務部很快就成立了,而且拋開過去由政治學者負責中國事務的傳統,聘專長是區域整合的經濟學者當主任,很受肯定。但是中國事務委員會則一再推遲成立時程。

  1998年民進黨透過中國政策大辯論形成“強本西進”的政策共識,備受社會肯定,因此2012大選失敗之後,黨內呼籲採取同樣方式帶動民進黨中國政策轉型的呼籲非常強烈,蘇顯然擔心大辯論時各方將在論述上尖銳對立,更擔心和論述對立並起的人和人的對立,甚至派系動員的彼此攻伐。所以設中國事務委員會來“喬”共識成了他的替代方案。委員會設定的功能有兩個,一個是民進黨內中國政策的決策平台,另一個是成為未來交往中共的民共平台。前者是要因應民進黨必須提出可信賴的兩岸政策的社會要求;後者則因謝長廷希望運用這民共平台建立歷史功業。

  然而當選主席後委員會設置一直沒有進度,黨新的兩岸政策沒有著落,逼得謝長廷高唱兩岸“憲法”各表,以替民共建立平台為號召自行登陸進行“開展之旅”,一時成為輿論焦點,接著,媒體成為舞台,在民進黨體制內被排除的中國政策大辯論,在“體制外”熱烈地進行,民進黨台獨激進派和一中憲法派猛烈交鋒,不過蔡英文等穩健主流立場人士則避免捲入,於是蘇貞昌採取冷處理策略因應。但等到11月13日謝長廷進一步把辯論推進中常會,蘇貞昌不得不作斷然決定,17日突然宣布下一周中常會將正式處理中國事務委員會的設置。
  
  文章認為,由於謝長廷以“憲法”一中立場登陸搭民共平台,又,要為兩岸撘橋為己任卻對兩岸事務極度生疏,甚至對台灣前途決議文都還誤解,乃至同樣登陸表現卻遠不如陳菊⋯在在都不只嚇到了激進獨派,連黨內穩健主流人士都不得不說“主權要顧”。因此認為蘇早已承諾謝出掌委員會主導民共平台的獨派人士對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反應激烈,使得蘇不得不對委員會的設置做重大調整:1、排除民共平台的功能,2、委員會名稱捨“兩岸”“大陸”而採用“中國”,3、由自己兼任委員會召集人。這一來謝拒絕參與便是必然的了;但蘇雖已依激進獨派立場調整了,但游錫堃在一番搖擺後也婉拒參加。

  本來,整個處理設置過程,蘇貞昌顯現出來的是,著力所在並不是兩岸政策,而在“喬”人事,把“想箍住”的“頭人”箍住,但現在,似乎落到政策、箍人兩頭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