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高官稱台灣安全不靠北京忍耐靠有效威懾力
http://www.CRNTT.com   2017-10-18 05:47:07


 

  海大衛認為,台灣需要能快速抵達本島必要地點來阻止進攻方的能力,需要以小單位作戰,能發動不加警告的攻擊,要求部隊要有靈活性,並信任低級指揮官,所以需要賦權低層軍官,實施操作性(maneuverability)的“去中心化分權”(decentralized )。美國在這種部隊訓練和軍事學說方面可給予幫助。

  海大衛還指出,傳統的“高大全”防衛武器採購不完全符合台灣的防衛需求,採購時要考慮多採購發揮能不對稱戰力的武器。還可以新方式來使用舊武器,比如海上水雷。他舉例:當進攻者需要突破一道又一道密集的水雷,冒著密集的火力壓制,抵達防守嚴密的灘頭陣地時,若生存者已所剩無幾,就是會激起對手恐懼的情形。

  他稱,一個有彈力的威懾力就是聯網的、可生存的、適應力強的威懾力,終極目標就是讓對岸領導人說“今天不是(進攻)的那天”(Today is not the day),且每天都這麼說。

  第三,抓住有成本效益的威懾力,今天的決定要影響明天乃至今後二、三十年的部隊姿態。

  海大衛提出,台灣在這方面需要考慮4個關鍵問題:什麼是傳統與不對稱能力的合適平衡?自制武器與外購相比的程度多大?後備軍與現役軍的作用以及兩者如何整合?遺留的設備何時退役,是用新的同樣系統取代呢還是用不對稱戰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