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高官稱台灣安全不靠北京忍耐靠有效威懾力
http://www.CRNTT.com   2017-10-18 05:47:07


 

  為構建21世紀具有威懾力的部隊,海大衛從三方面提出意見,內容比以往的公開演講要具體詳細得多:

  第一,台灣需要可靠的威懾力,傳統戰力與不對稱戰力要有正確的平衡,更要有充足的資源投資於人員、訓練與裝備。

  海大衛指出,台灣自我防衛能力首要應聚焦於嚇阻對岸的進攻,美方鼓勵和支持台灣發展自主防衛能力,對解放軍構成不對稱威懾,比如陸基和海基反艦巡航導彈、多管發射火箭系統、小快攻擊船、無人機、海岸防衛炮兵和海軍水雷等。他建議台灣建設機動、可生存、能完全利用台灣地理條件來保衛本島的軍隊。

  海大衛列舉了一大通解放軍針對台灣的能力快速發展的現實,指台灣如果“照貓畫虎”(mirror image)來建軍會是失敗之路。台灣需要專注於確認對手的弱點,發揮自己的長處。

  第二,台灣需要有彈力、能生存的威懾力,令對手發動進攻的計劃複雜化。

  海大衛稱,台灣有現實的理由可以樂觀:進行兩棲進攻是目前最困難的軍事行動,台灣能利用對手兩棲部隊的多重脆弱點,施加讓對方不可持續的代價。台灣需要更多地轉向不對稱戰力建設,需要整合所有作戰能力和關鍵基礎設施到一個“指揮、控制、通訊、電腦、情報、監控、偵察”(C4ISR)的聯網體系中;面對解放軍的優勢,台灣要考慮更便宜、更多精確制導武器和高級監控資產。他說,這與擊敗大陸,或完全阻止解放軍海空行動的目標不同,而是關於台灣威懾力的堅韌性,能夠抵抗住網絡、電子、導彈和空中打擊。台灣在預算和採購中也要考慮機動、可生存、能構成致命威脅的“小東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