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陳智思:梁振英任特首 必須先做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4-02 00:33:15


 
  不過,如果你以為夠票的行了,要議員替你頂,但他們受到自身的限制,立即就會跳船。當然靠議員把脈簡單很多。又例如可以多靠諮詢架構,比如保育問題,隨時是炸彈,但為什麼要單靠議員?議員也是聽人講的,所以甚至是區議員,甚至是民意代表諮詢組織成員,其實他們替政府把脈會更加實在。

  如果議題是全港市民大眾都支持,為什麼議員不會通過呢?他們也會受到壓力,不會不通過的。這種把脈可靠過只是靠議員。根據我的經驗,政府很多時數夠票就不會再理會其他事情了。

  記者:政府以往在立法會靠功能組別把關,今次選舉有很多爭拗,功能組別當中有不少屬“深唐”。如果CY不能及時處理好雙方關係,你覺得是否會演變成為政府推行政策時的缺口?

  答:這個問題一定有的了。議員也要有其表現機會和角色,作為政府,你無論如何也得盡力去游說他們。如果你熟悉某個議題,那麼你的游說難度就會小很多,我不敢講會有人針對他,但如果你的議題受到廣泛支持,作為議員也不能玩得太大,不然亦會受到別人批評;而你做到行政長官,你得做到面面俱圓,修補關係。但最基本的是,你要把握到議題和爭取大部份人支持方案,其他人也就不會太過離譜。

  記者:政府一直透過吸納來自不同政黨的立法會議員加入行政會議,令政黨可以盡早在蘊釀政策時已經參與其中,達致在立法會中箍票的效果,但這似乎在現屆政府任期內未能收效。吸取經驗,梁振英又應該如何改組行會?

  答:CY擔任行政會議召集人多年,肯定知道行會角色的利弊。我相信,行會角色可以有更加大的作為。回歸後行政會議只是擔當著把關角色,到底想不想維持現狀,還是可以有更加多的主導?其實變化可以很大,看他想有什麼作風,如果想純粹的把關、守門的,還是想行會跟政策局一起推銷政策呢?現時行會沒有參與前期政策的制訂,但去到後期你想有多後才參與呢?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前?這是完全沒有分別的,但早期參與的話,這又跟政策局長的角色有什麼分別呢?會不會有角色重疊?所以我想要釐清研究你想守門還是怎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