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亞中在紐約聲言:和平發展期應為統合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0 00:32:00  


中評社記者專訪張亞中教授。(中評社記者 宋楷文攝)
 
  張亞中表示,目前兩岸三黨對於兩岸關係的政治論述完全不同。主要來說,北京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國民黨主張“一國兩區”,其中“一國”是指“中華民國”,民進黨主張“一邊一國”。這三種主張的本質與內涵各有不同,與兩岸和平發展期應有的政治關係或特殊政治安排均有距離。

  張亞中表示,在性質上,北京所主張的“一國兩制”是“和平統一”後的兩岸政治安排,而不是統一前的政治安排。目前是兩岸和平發展期,北京官方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提出一套完整的兩岸政治定位論述,往往僅是以“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作原則性與開放性的表述。

  北京雖然認為他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討論空間,但是台灣的國、民兩黨對於“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這般話有著不信任與不安全感。由於大陸在國際間相較於台灣為強勢,“一個中國”的話語權幾乎都掌握在北京手裡,“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也為大多數國家所接受。經過李扁十餘年的執政,“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這種合乎“中華民國憲法”,也是國統綱領所再次宣示立場的說法,已經不是台灣的主流。因而,“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甚麼都可以談”的說法,在某些人眼中像是一個請君入甕的統戰說法。這也是馬英九在大選前,對於兩岸和平協議提出“公投說”、“十大保證說”的理由,以向人民保證他不會出賣台灣利益。

  張亞中表示,相對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曾經是個統一論述,本質上,“一國兩區”並不處理兩岸未來性的問題,而是台北方面規範兩岸交流互動時的法域概念。“一國兩區”原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主張。“一國兩區”的“一國”是指“中華民國”,“兩區”是指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這個“兩岸分治”的概念是為了解決台灣動員勘亂時期結束,而承認中共在中國大陸的治權。由於仍然堅持主權涵蓋全中國,因此當時“兩岸分治”的主張仍是“統”的概念下的政策規範。

  但是“兩岸分治”的概念,從1994年開始,在論述上已經開始被“一族兩國”的分離概念取代,1999年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2002年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後,“兩岸分治”已經成為“兩岸分離”的代名詞。馬英九在2008年執政以後,雖然重拾“九二共識”與“兩岸分治”,但是也提出“不統、不獨”的主張,使得國民黨對兩岸政治定位在“兩岸分治”與“兩岸分離”之間擺盪,“維持現狀”,或“永久維持現狀”是國民黨的主流思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