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族資深高山嚮導楊騏鴻(右)是登山隊的領頭羊。(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11月10日電(記者 趙家麟)前言:台灣山林有多樣的地質、地形景觀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在中央山脈主脊上縱走的“南二段”,是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內的五條高級登山路線之一。中評社記者日前參加一支由6人組成的登山隊,在台灣資深的鄒族高山響導帶領,歷經8天7夜、全程約65公里,幾乎都攀走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稜脊,沿途高山峻嶺、斷崖深穀,極富挑戰性,前後共登上9座百岳名山,以鏡頭攬勝,留下台灣綠色生態廊道心臟 地帶的高山美景。
記者依縱走路程及其山林特色、人文生態資源,分為“台灣百岳與南二段”、“嘉明湖國家步道”、“漫步雲端賞百岳”、“秀姑巒與淘金傳說”、“八通關古道尋幽懷舊”、“原住民在山林的生命力”等6個系列篇章介紹,發現雲端之上的台灣之美,將“南二段”縱走路線的好山好水介紹給全球中評社讀者。
六、原住民在山林的生命力
起得早、睡得晚、背得重、走得快、煮得好,擁有山林智慧的高山勇士,給予登山客安全感,信心、士氣,是台灣高山嚮導、背工的特色與寫照。在這個在高山扮演“駱駝”的工作群中,原住民族是最主力、最耀眼的一群。
記者參與的中央山脈“南二段縱走”6人登山隊,由來自阿里山鄒族的資深高山嚮導楊騏鴻規劃、帶領。這條路線,“南二段縱走”他至少了走了15次以上,但從頭至尾仍然是戰戰兢兢,事前做好周詳計劃,還僱請了兩名布農族的背工同行協助,為的是讓全部隊友高高興興出門、快快樂樂賞山,平平安安回家。
嚮導與背工,對登山活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靈雲人物。背工的專業名職稱是“高山協作員”,與嚮導有密切的分工合作、相互支援關係,主要的任務是引領帶路與負重。個性幽默、樂天知命的台灣原住民,在高山上從事嚮導與背工的任務時,也同時身兼了廚師、救難員、導覽員的角色,談笑幽默、又富山林生活哲理,讓同行的登山客有聽不完的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