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民黨雙週報:美“對台政策檢討”最新動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10:04:18  


  中評社台北8月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報道,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56期論及美國“對台政策檢討”的最新動向,內容如下:

  (一)相關情況 

  1.七月二十七、二十八兩日,第一屆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Sino-U.S.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在美國華府登場。這是美中高層在奧巴馬政府上台後,第一次進行全面性的雙邊對話。美方由國務卿希拉里和財政部長蓋特納,分別與中方代表國務委員戴秉國及副總理王岐山,進行戰略與經濟對話。大陸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表示,中方將要求美國政府維持匯率穩定,保證中國大陸投資美國資產的安全;同時,中方也將針對中美關係、國際區域問題和全球性問題,與美國進行戰略對話。 

  2.七月二十三日,美國新任駐北京大使被提名人洪博培,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關於台海兩岸議題,美國將信守“一個中國政策”,此一政策是基於美、中的三個聯合公報及美國的“台灣關係法”;同時,就個人而言,他在台灣居住過,生活過,所以“和平化解兩岸分歧,對我個人有很深刻的意義”;此外,洪博培強調,如果任命案通過,他要致力深化美中兩國的對話與合作,並鼓勵中共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例如:促進軍事交流以增進戰略互信、共同促使朝鮮放棄核武計劃,以及建立定期化和制度化的人權對話。 

  3.七月二十四日,台灣“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進度與初步內容,已經與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達成共識,預計二○○九年十月起,進入次長級以下的事務性協商階段;今年底前完成協商,最後交由“江陳會”進行簽署;至於協商內容包括兩部份,第一是綱領式的ECFA架構協定,第二是有關實質內容的早期收穫清單。 

  4.七月十九日,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高雄世運開幕,說明兩岸若繼續互動下去,中國大陸遲早要面對“中華民國”,大陸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將是決定兩岸關係最大關鍵;同時,文章進一步強調,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中華民國”,就等於承認李登輝的“兩國論”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而北京顯然認為,大陸選手在台下聽“中華民國總統”發言,等同於在國際場合承認“中華民國總統”,違背“一中”原則,所以運動員必須集體消失。相較於“虛”的台獨,“實”的“中華民國”恐怕才是中國大陸更打不開的結。 

  (二)情勢分析 

  前美國中情局亞洲首席情報官沙特博士(Robert Sutter),在美國研究亞太議題的重要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出版的“亞洲政策”(Asia Policy, No. 8, July 2009),發表一篇題為"China’s Power and the Fading U.S. Goal of “Balance”in the Taiwan Strait"的研討報告指出,隨著台海兩岸互動關係的質量俱進,以及美中之間建設性合作互動的議題日益深廣,目前,美國的戰略規劃圈人士正在積極地思考,倘若台灣的主流民意傾向與中國大陸加強互動,甚至展開實質性的經濟與社會融合,並進一步朝向政治議題的協商談判時,美國將如何因應這種結構性轉變,並繼續維持美國在台海地區的戰略經貿利益。 

  沙特博士認為,美國將面對美中台互動新形勢的重大議題包括:(1)如何促使中共對台灣的要求做出更多的折衷讓步?(2)如何面對處理日益明顯的兩岸互動失衡趨勢?(3)萬一兩岸關係的融合程度超過美國所能接受的平衡程度,美國政府將如何向美國人民解釋這種情況? 

  針對這些重大的形勢變化議題,美國方面正在認真思考各種政策調整的選項包括:(1)對台政策總檢討(A Taiwan Policy Review);(2)提升對台灣全面性的支持,但美國必須確定台灣方面願意接受美國強化台海平衡的策略措施;(3)美國政府在調整對台海政策方向與內涵前,必須先與各方的利益關係人,例如國會、媒體、智庫學界,以及企業界人士等,進行充份的溝通,並取得高度的政策共識;(4)美國必須向日本溝通相關政策方向與內涵,並據此調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應變計劃;(5)積極扮演台海兩岸談判協調者的角色。 

  整體而言,美國戰略規劃圈人士自今年五月上旬正式啟動,新一輪的“對台政策檢討”,分別由國務院、國防部,以及中情局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負責相關議題的研究討論,最後將由白宮國安會亞洲部門資深主任貝德(Jeffery Bader)綜合整理,並於今年九月下旬完成對台政策檢討報告,做為美國總統奧巴馬於今年十一月間訪問中國大陸,與胡錦濤溝通台海議題時的政策基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