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謝佩霓語中評:做打動人心的美術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31 00:32:24


高美館周邊(中評社 郭至君攝)
 
  很多人認為,高雄是一個年輕的、後工業化的、移民的城市,沒有歷史,對其的印象都是負面的。謝佩霓卻說,藝術文化的資產很重要,除了捍衛保留之外,還要創造更好的環境使其更蓬勃發展。而且,文化藝術沒有負資產的概念,只會是相對強勢或弱勢。因為,它有很多無形價值不可小覷,要讓大家看到自身的可能性。

  “城市的價值是透過藝術文化做決定的,藝術文化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試想,如果所有的人在面對其工作時都能像藝術家一樣無怨無悔,追求完美,這個世界會多麼美好?”她說,“今天你用舊衣服教會一個孩子有美感,明天她就會穿出你完全無法想像的風格。所以,藝術文化比所謂的綠能產業還要穩定。我們過去一直強調公民的參政權、經濟權,文化權卻不被伸張。文化權是無形的,是最大的力量,包括讓人家對美術館不會心生畏懼,讓人覺得他隨時可以參與。因此我們首先將自己定位為服務業,是公眾第一線服務機關,服務的對象不分族群。”

  此外,謝佩霓也表示,21世紀的美術館,跟20世紀的絕對不一樣,因此我們要去想清楚歷史任務。我們在替一個美術館作管理規劃或是調整時,一定會想超越美術館的事情。美術館之於高雄、或之於其他文教機構會怎樣?美術館之於南台灣是怎樣?美術館之於全台灣、之於亞洲、之於華人世界、之於全世界,它是個擁有各種層次的集合圖。我們會想超越美術館的事情,因為文化藝術本來就是談超越,我們要超越一個館去想它之於什麼,去尋找自己的定位。一個美術館要做的好,它一定是超越性的。

  謝佩霓也說,“我初任館長的時候,媒體問我到底要把高美館做成什麼樣的美術館,我說,我沒有什麼企圖心,我希望高美館是能打動人心的館,給我一些時間,我一定說到做到,之後高美館的草地音樂會和時隔七年之後再度引進的國際大展,就說明了我當初的承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