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郝柏村:年輕人了解抗戰內戰史 有助兩岸和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6 14:40:24  


郝柏村希望大陸年輕人也知道抗戰和內戰歷史,有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中評社 康子仁攝)
郝柏村今天在台北舉行《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1945─1949》新書發表會。(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6月16日電(記者 康子仁、倪鴻祥)一甲子以前對日抗戰和國共內戰歷史,現在已經少有人提及,曾經走過那段歷史的人,如今更是逐漸凋零。曾經親身參與的郝柏村今天在出席新書發表會時,語重心長的說,對日抗戰和內戰歷史,應是年輕一代黨政軍負責人必修的課程,也希望大陸年輕人知道這件事情概要,有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

  歷任前“行政院長”、參謀總長郝柏村今天在台北舉行《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1945─1949”》新書發表會,馬英九親自表達祝賀之意,並且上台致詞。包括“監察院長”王建煊、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中研院”院士胡佛、“國史館”館長呂芳上、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張祖詒、聯合報顧問張作錦等上百人出席。

  郝柏村表示,國民政府遷台之初,黨政要員對於在大陸的失敗歷史,都諱莫如深,那段時期他是個校級軍官,但是在大陸主要戰場,從鄭州、徐州、瀋陽,乃至於最後的重慶和成都,他都在場,“我真不了解,何以大陸失敗的如此之快”,對於這段歷史真相,他深感痛心。

  郝柏村說,他有機會閱讀蔣中正日記,這是解開歷史真相最有力的證據,從蔣的日記當中,可以看到他領導國家的心路歷程和決策過程,乃至於他的歷史功過。

  郝柏村感慨的說,今天國民政府遷台已經62年,在台灣出生的年輕世代,對大陸的變局可能也不感興趣,但對他來說,大陸的變局是他親聞親見的事情,看到蔣中正的日記,仿彿又回到了過去抗戰內戰的歲月,與現在的學者研究蔣中正的日記,終究是不一樣。

  郝柏村強調,蔣中正領導國民政府到台灣,絕不是為了苟安或偏安,在大陸軍事交鋒不利的時候,他做了最壞的打算,就是要確保、建設台灣,所以把黃金運來台灣,並且把代表中華文化的故宮文物運到台灣。更重要的是,在1946年,蔣中正不顧各方的反對和共產黨的抵制,堅持要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國大代表”參加,制定全世界都公認是民主的“中華民國憲法”,使得台灣成為“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

  郝柏村說,1950年3月1日,蔣中正在固有疆域的台灣復行“總統”職權,以建設台灣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做為施政方針,才有今天和平、繁榮、均富、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合法性、正當性,歷史上已經證明,“中華民國”政府的“憲法”法統與中華文化的道統是不可搖撼的。

  郝柏村指出,過去這段慘痛的歷史,“中華民國”的現在與未來和2千3百萬民眾的未來,是切不開也解不斷的,希望年輕一代黨政軍的負責人,尤其是軍官,對於抗戰和內戰的歷史,應該是必修的課程,也希望大陸年輕世代也應該知道這件事情的概要,有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

  郝柏村強調,歷史的真相既不容封閉社會掩蓋扭曲,也不容開放社會濫用言論自由,蔣中正日記的公開與各方的解讀,應該可以還原歷史真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