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郝柏村:戰略錯誤 蔣介石從巔峰到谷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6 12:57:57  


《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聯合報圖 天下提供)
  中評社台北6月16日電/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以四年有餘的時間,親自解讀蔣介石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關鍵五年日記,將有關軍事與外交的部分,寫成《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間,“中華民國”從抗戰勝利到退守台灣,為兩岸風雲變色的五年,此期間郝柏村親見親聞親歷,在閱讀“蔣公日記”後,進一步瞭解到當時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心理等複雜因素,並更再次感受蔣公獨特的領袖氣質及風格。

  本書由郝柏村與天下文化合作出版,並選定六月十六日(黃埔軍校建校紀念日)舉辦新書發表會。聯合報摘錄其總結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總結

  讀完蔣介石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的日記,這是他從巔峰到谷底的五年,現就大陸變色的原因,作一總結。

  弱國領袖 力抗強權失敗

  一、國共兩黨的體質與戰鬥力問題

  國共鬥爭,從一九二七到一九四九的二十二年間,兩黨的體質有根本的差異。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從工農群眾中起家,而毛澤東的領導風格,徹底鬥倒內敵而不留殘渣,並以其內部檢討、坦白乃至批判的方式,形成了黨的精純,領袖的權威,基層(尤其是農村)的扎根,形成其黨的堅強戰鬥力。

  國民黨自創黨以來,是以讀書志士起家。孫中山先生創建三民主義,思想、理論雖均優於馬克思主義,但自北伐以後,蔣介石以軍事權力經十四年,才取得正式黨權,故黨權乃依於軍權。蔣介石在內部權力鬥爭中,因受儒家思想恕道的影響,故對其政敵都是適可而止,而形成共存的妥協,故在黨內,形式是集權一身,而實際是組織鬆散、紀律不嚴;更由於黨的組織發展,以知識分子為主,形成士大夫習氣與官僚作風,而不能深入社會基層,尤其不能植根於農村社會,與共黨比較,其戰鬥力是脆弱的。

  因此在共黨控制區裡,國民黨很難生存發展;而國民黨控制區裡,潛伏的共黨幾乎無所不在。

  但蔣介石對於抗戰期間敵後地區的兩黨鬥爭,國民黨完全失敗的原因,未認真檢討反省,以致抗戰勝利後,對中共的實力判斷錯誤。

  二、國際強權政治與馬歇爾調停

  “中華民國”是積弱的國家。蔣介石北伐成功後,力圖復興中華,但內憂外患迄無寧日,而蔣介石以弱國領袖,在國際強權政治的肆應中,是失敗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