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八年十月,兩岸首次在金廈小三通航線舉行海上救難協作演練。 |
中評社台北7月31日電/大陸“國防部”昨日就兩岸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再度發言,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按“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由於五都選舉逼近,相信馬政府會謹慎回應,避免衝擊年底選情。但隨著ECFA後大三通的全面交往,兩岸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協作難以避免,政府不妨從這個角度看待兩岸軍事互信的問題。
社論指出,目前最讓台灣民眾疑慮的兩岸軍事互信,主要在“傳統安全”領域,但“安全協作”啟動對話,沒有以上顧慮,既“先易”又“漸進”,主要以三通為基礎,以“非傳統安全”(人道救援、海上應急救難、反恐、反海盜和環境生態保護等)為主要內涵,姑且稱之SCFA(兩岸安全Security協作框架)。這在時空上不僅有緊迫感,海上意外也隨時可能發生。
二○○八年十月,兩岸首次在金廈小三通航線舉行海上救難協作演練,主要起於該年二月大陸同安輪停靠金門碼頭時發生大火,當時兩岸並無協作機制,一陣慌亂,廈門緊急調派消防力量增援,才免去一場悲劇。為預防起見,雙方終於促成年底的海上救難協作演練,可惜後繼無力,兩岸協作並未常態化。
二○○一年元月兩岸實施金廈小三通,七年內運載旅客達二五五萬多人次,期間未發生大的船難事件,今後隨人員往來的增加,誰能擔保萬無一失?尤其,ECFA通過後,兩岸大三通的人員流量和航線之多,都有可能超過預期規劃,稍有不慎,意外隨時可能發生,兩岸若不及早建立海上協作機制,後果難以想像。
社論說,除了航運安全問題,兩岸同時面對海盜襲擊和反恐考驗。六月十六日,國際海事局發布南海海盜警報,麻六甲海峽及東南亞海域船隻頻遭海盜劫持,成為“第二個亞丁灣”,且南海的很多海域處於真空地帶,淪為海盜天堂,一些沿海國家對海盜橫行視若無睹,助長海盜的氣燄,情勢有失控之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