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2日下午舉行閉幕儀式,大陸方面在文化、教育等方面出台一些新的惠及台灣同胞政策,如北京等地將建兩岸出版交流試驗區,雙方致力於推動文化交流制度化。台灣學者表示,兩岸合編的“中華大辭典”在3年內將有結果。
厚厚的辭典11日出現在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會場,“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的說法不間斷地被兩岸學者、官員提出。台灣學者表示,兩岸合編的“中華大辭典”在3年內將有結果。
建議 馬英九:兩岸應合編大辭典
《法制晚報》報道,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6月初建議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將繁簡體兩種詞語陳列比較。此建議引起島內外各界人士廣泛關注,並在島內引起爭議。但其實早在2003年,北京語言大學就聯合台北中華語文研習所,以民間身份共同編寫了《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兩岸合作編輯中華辭典早在很多年前就做過了,並且分別在台灣和大陸公開發行。”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說。
來自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舉著厚厚的一本辭典說,他們學校也自行進行過類似的編撰。“我們收集了37萬條詞,5萬多字,可以為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提供藍本。”馬英九的建議使得很多團體、民間組織都在關注這個問題,大陸官方也給予了同樣的重視。
作為更具體的職能部門,王登峰的表態意味著此事已經進入實操階段,“我們也願意做出努力,協調工作的開展。”王登峰說,這不但有利於加強兩岸的交流,而且對於兩岸同胞和海外華人更多認識中華文化有重要的意義。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表示,畢竟兩岸相隔許久,中華文化在大陸與台灣同時發展,雖然是同一根源,卻已有小部分不同。大陸與台灣借合編中華大辭典,將兩岸文化再度連結在一起,有助於彼此的文化交流。
李天任說,編撰工作應該由專家,高校的精英從學識的角度來處理。他解釋說,假如有10個高校參加,每個高校出20個專家,200個專家在一起溝通,增加了解,將會給兩岸學術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產生巨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