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許信良萬言書 促藍綠共組大聯合政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2 14:47:17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中評社 鄒麗泳攝)
 
  台灣現在怎麼辦?

  借鑑全球前三大經濟體的所作所為,答案應該思過半矣!

  台灣需要擴張的財政政策,不是撙節的財政政策。

  台灣需要開放的經濟政策,不是管制的經濟政策。

  台灣需要彈性的外匯政策,不是穩健的外匯政策。

  台灣需要關照的社會政策,不是無情的社會政策。

  油電雙漲所以必須堅決反對,因為這是撙節的財政政策。

  削減勞工退休保障所以必須堅決反對,因為這既是撙節的財政政策,又是無情的社會政策。

  撙節的財政政策,對於低迷的經濟景氣,是雪上加霜。無情的社會政策,則不僅傷害社會和諧,也必定傷害經濟潛力。

  油電雙漲傷害經濟

  電價上漲,如果以平均30%計算,一年將抽走接近2000億元的民間消費能量。10%的油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又會再抽走1000億元。以台灣現在的總產值規模,從內需市場抽走3000億元,大約會造成2.2%的成長損失。這還不包括難以估計的心理影響可能造成的傷害。

  削減勞工和軍公教人員的退休保障,和油電雙漲一樣,必定對經濟產生緊縮效應。每人每年少消費一萬元,一千萬人就是一千億元。何況,實際的衝擊何止此數!

  儘管如此,勞工和軍公教還是必須分別對待。

  勞保新制製造貧窮

  當實質工資長期不漲反跌的趨勢還在繼續,當絕大多數勞工的實際所得還遠低於平均國民所得,馬政府竟想在今年修法,進一步削減對勞工的退休給付:對於台灣的勞工,這當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台灣的個人年平均所得大約是新台幣60萬元。絕大多數勞工的每月工資不到4萬元。依據統計,占勞工總數90%以上的工業和服務業就業人員的每月經常性平均薪資不足36000元。有165萬30歲以下的年輕勞工每月工資不到30000元。更有超過20萬人,每月工資不到20000元。

  比起其他社會階層,台灣一般勞工的工資本來就不高,“行政院”草擬的“勞保年金”新制還想對“投保薪資”的計算動手腳。現制的投保薪資取60個月最高工資的平均數,新制則取15年。這是對未來退休勞工的最苛刻剝削。

  新制除了還要所有勞工負擔更高的保費,也立即減少投保薪資超過30000元的退休勞工的年金給付。投保薪資40000元的勞工,依據新制,每年退休所得將減少9000元。

  也許有人認為,從所予與所取的比例衡量,台灣勞工的退休福利不算不好。“勞委會”的“勞保年金改革方案”最新說帖,就辯稱“勞保改制後終身可領年金是所繳保費的25倍,非常划算”。

  這種論點刻意漠視一個明白不過的事實:台灣勞工對台灣經濟所做的貢獻,遠遠超過他們所獲的報償。如果有更合理的分配機制,他們或許根本無需退休保障!

  國家發展經濟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讓少數人累積財富,而是能讓所有人過美好生活。所以,消滅貧窮應該永遠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

  無論現制或者即將推出的更壞的新制,台灣的勞工退休體制都是在製造貧窮,而不是消滅貧窮。

  一個最高15年平均每月工資30000元的勞工,在工作30年,年滿60歲之後退休,包括勞退和勞保,一個月還領不到17000元。他的可支配所得一定比這個數目更少。如果他在台北市獨居,如果他沒有其他收入,他肯定就是貧民。因為台北市的貧窮線就定在14000左右。現行“社會救助法”把貧窮線定在“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百分之六十”。而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11年的統計,“一個人的家庭”一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是387056元,百分之六十就是232233元。大多數台灣的退休勞工都可歸入這個範疇。

  是的,只有修改現行勞保年金體制,才能讓大多數退休勞工脫離貧窮邊緣。但是,必須向上修,不能向下修。馬政府準備提出的向下修的新制,只會把更多的台灣勞工推入更深的絕望深淵。

  相對於勞保基金的修法,軍公教退休制度的改革必須作更多面向的考量。

  現行制度最致命的缺點,一是由政府預算補貼18%優惠利率的退休存款,不符合社會普遍接受的常理;一是超過在職薪資100%的所得替代率,不符合全球退休制度的潮流。不合常理的特權必定造成社會的對立。不合潮流的政策必定難獲社會的支持。

  這個制度的最初立法,是於1990年代初期,由即將被解散的國民黨戒嚴體制下的“萬年“國會”的最後一個會期通過。立法的動機,不必懷疑,就包藏有其心可誅的立法者圖謀自身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思考。在台灣民主運動進入高潮的那個年代,這項立法不僅讓當年的執政集團大大小小成員享有優厚的個人終身經濟保障,也讓這個集團在以後的民主競爭中享有壟斷軍公教選票支持的政治優勢。

  不必否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立法對於提升台灣軍公教整體體系的現代化,也產生正面作用。因為有更多優秀的人才願意進入這個體系,留在這個體系。

  健全的民主政治,需要政治中立的軍公教體系,需要素質優越的軍公教體系,需要士氣高昂的軍公教體系。對現行軍公教退休制度的改革,除了必須根除不合時宜的弊病,也必須滿足民主政治的需要。

  馬政府提出的改革方案,不動18%優惠利率存款,是個遺憾。超過100%的所得替代率調降為80%,雖然仍比民主先進國家在這方面的標準高出很多,基於建立和維持良好軍公教體系的需要,在這個歷史階段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還是必須作一些必要的修正。

  立即停止政務人員退撫給付
首先,政務人員不是國家雇員,不應享受國家提供的退休保障。因此,應該立即停止對已退休政務人員的退撫給付。

  其次,保障退休的國家雇員成為中產階級是合理的,保障退休的國家雇員成為“肥貓”則不合理。因此,80%的所得替代率應該只適用於平均國民所得150%以下的在職薪資。

  超過平均國民所得150%至200%的薪資,可以適用60%的所得替代率。超過平均國民所得200%的薪資,則應該只適用40%的所得替代率。


  另外,於平均壽命的延長以及健康狀態的改善,軍公教人員的強制退休年齡可以延後更長。展延五年並不為過。這樣的改革,不僅有助於退撫制度的財政平衡,也可避免人力資源的無端浪費。


  油電雙漲和年金雙降,都源於馬政府擔心國家財政被拖垮。馬英九本人甚至想把這項改革當作留名青史的政績。

  這種思維,其實是過時的,甚至是有害的!

  不錯,如果不修法,如果不補貼,勞保基金和軍公教退撫基金最後都無以為繼。依據現制推估,軍職人員基金將於5年後破產,勞保基金和教育人員基金將於14年後破產,公務人員基金將於16年後破產。

  有人把依據現制政府必須負最後責任的所有基金虧損都列為政府的潛藏負債,加上現存各級政府的債務餘額,推算台灣的負債占現在生產總值的比例,得出超過150%的可怕結論。於是“不要債留子孫”的聲音一時蔚為台灣社會的普遍呼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台灣綠營輿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