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霍韜晦:儒家能助80後突破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1 00:21:55  


08年,霍韜晦帶領80多師生,重踏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找尋《論語》文化場景。法住機構圖片
 
  霍韜晦承認,中國傳統文化並無引導出工業革命、科學革命等現代文明的基石,但這不表示中國文化是毫無優點的,更不意味其對現今社會是沒有價值的。事實上,唐君毅、牟宗三等上一代新儒家學者,傾注畢生心力建立的學問,很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論證了儒家文明與民主、科學等西方現代文明,並不是互相矛盾、衝突的,相反,兩者是可以融和甚而互補的,這些觀點也見諸唐、牟等於1958年發表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而霍韜晦等新一代新儒家學者從事的工作,就更多是發揚儒家學說能貢獻於人類文明--主要是指西方現代文明--之處,這方面的學問結晶,也可見諸2009年他與兩岸三地及海外學者共同發表的《百年儒學宣言》。

  就算儒學是藥方,但霍韜晦強調,年輕人的天性是反傳統和反權威--尤其是“80後”一代,所以用一般舊式方法,由上而下向他們強灌這一劑藥,也只會惹來反抗。相反,他認為我們應摒棄強加諸其身的傳統教育心態,改用能夠配合現代社會的方式,啟發和引導青年感受儒家思想,從中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建立起價值觀,最終開創自己的理想。他笑言,這也可算是一種“升呢”。

  “用現代方式發揚儒家”,這說法並非新鮮,但談何容易?其實,霍韜晦創辦的法住機構,20年多來所探索、實行的,正是這種工作,每有成功創新之舉。08年8月,法住首辦“孔子知命之旅體驗行”,霍韜晦帶領80多師生,用12天時間,重踏孔子當年周遊列國的路線,親身找尋2千5百年前《論語》的文化場景,並沿途舉行講座,寓旅遊於教學,參加者得到的體會,非傳統課堂講習可比。

  此外,法住亦在香港和新加坡辦學,不僅供修讀碩士、博士等高等學位,亦有專為小孩開辦的課程,內容著重性情教育,除了深入淺出教導《論語》,務求潛移默化,亦輔以武術、才藝和音樂等多元學習,以陶冶性情。曾有一位香港家長憂心忡忡地求助,原來她的孩子沉迷《火影忍者》動畫,所有文具都必須是《火影》的,偶像是一位反派角色“我愛羅”。到法住上課一陣子後,孩子漸對中國傳統文化生出興致,不再沉迷《火影》了,偶像也由“我愛羅”變成文天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港澳焦點人物訪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