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2月23日《財政預算案》記者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00:19:05


 
 
  記者:目前香港深受新冠疫情困擾,請問財政預算將如何支持香港在未來戰勝疫情?第二個問題,二○二一/二二年度香港的財政狀況較為理想,在特區政府收入增多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特區政府在財政上的可持續性?謝謝。
 
  財政司司長:我們在《財政預算案》中準備了500至600億元打“抗疫戰”,我們是充滿信心的,在中央的關懷、指導下,現在香港特區不管是政府或社會各界都團結一起,把這個作為首要任務。從資源上,我已經知道不同的政策局有甚麼需求,不管是興建抗疫設施或購買材料和用品,我們全都已準備好,若下一步仍有需要,為了戰勝疫情,我們可以在資源方面全力支持,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特區政府的財政,我們估計今年即二○二二/二三年度難免會有赤字,一方面是由於抗擊疫情用錢不少,另一方面,一些一次性的措施——如消費券計劃及其他——額度也不小,這兩項加起來便會令二○二二/二三年度出現赤字。至於往後,我們是這樣想的,只要總結經驗,把抗疫工作做好,若疫情不再發生,我們便可節省在防疫抗疫方面的開支,同時經濟恢復和稅收各方面亦會比較好。在這份預算案之前,我們在這兩年多投放於防疫抗疫工作的支出已逾4,600億元,當中逾2,000億元用作“防疫抗疫基金”,而之前兩個年度的預算案均投放逾1,000億元推出措施,因此管控疫情、遏止和穩住疫情是頭等大事,對我們來說,若能做好這一塊,已經可以節省很多開支。
 
  另一方面,我們也測算了這兩年的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粗略估計,在二○二○年,疫情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打擊大概是2,000多億元,去年則為大概1,000多億元,這一波疫情的打擊相信也不小。所以,第一,要遏止疫情,要穩住社會;第二,香港的韌性(resilience)很強,去年六、七月疫情受控後,整個消費市道就活起來,經濟氣氛亦轉好,私人投資增加了10.1%,所以如果我們把這方面處理好,其實香港這個地方的底蘊很深、很厚,有力量。同時,在國家發展中亦為香港定了方位和方向,往後不管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或是在“八個中心”領域的發展,我們投放資源,大力推動,亦會對我們的經濟增長有很大的促動作用,而這對我們的稅收亦會有幫助。我們現時的測算是下年度,即二○二二/二三年度會有大概數百億元赤字,到後年應該會平衡,在往後的年度,我們應該開始會有盈餘。同時,我們一方面仍需謹慎控制開支,應該花錢的便花錢,否則便要小心;另一方面要增加收入,剛才提及若在香港執行全球最低有效稅率,從二○二四/二五年度開始,估計每年能為我們帶來150億元收入。另外,修改差餉制度亦可為我們帶來一定的收益。總的來說,在這個基礎下,我們對前景還是比較樂觀,對我們的財政狀況還是比較有信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