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世卿在中興新村受訪。(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他提到,拜登加強援烏力道,值得關注的問題不在財政,而是在於美軍現有的武器庫存能否滿足烏克蘭的需求?美軍駐歐司令部的軍火庫已幾近耗盡,未來是否會動用其他地區,例如印太或中東司令部的武器裝備庫存仍需觀察,五角大廈內部對此存有分歧,顯示出,俄烏戰爭的拖沓已對美國造成某種程度的負擔。
此外,邱世卿指出,美國近期宣布的一系列援助計劃,並未能有效扭轉烏克蘭在戰場上的不利局勢,即使美國授權烏克蘭在庫爾斯克方向使用遠程武器對俄羅斯進行縱深打擊,卻未能阻止俄羅斯採取以中程彈道飛彈反擊的策略。俄羅斯對歐洲的武力威懾程度不斷提高,這不僅增加了局勢失控的風險,也可能使俄烏戰爭的外溢效應進一步衝擊歐洲與北約國家的穩定。
他說,上述發展可能會影響拜登任期結束後的國際局勢,為其繼任者特朗普留下複雜的外交難題,因此特朗普才必須釋放願與中國合作的訊號,特朗普主動透露與中國領導人溝通,某方面代表特朗普可能採納中國先前提出的12點和平建議。這顯示特朗普深知中國在俄烏和平進程中的關鍵角色,並計劃藉此推動戰爭落幕。
邱世卿說明,若缺少中國的參與,很難實現俄烏戰爭和平落幕,當然,不是說有中美合作就能夠讓戰爭畫下句點,推動和平進程並非易事,由於戰爭涉及多方利益,部分人士與國家甚至希望藉戰爭牟利,而不願看到戰爭結束,但多數國家還是寄望俄烏戰爭能早日落幕,畢竟戰爭的外溢效應已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廣泛影響,從歐洲安全到敘利亞的局勢,無不受到波及。特朗普若能成功促成和平進程,將得到多方認可,這一進程勢必波折重重,且需美國、中國、俄羅斯三方的密切合作。
邱世卿認為,在內政與外交議題的優先次序上,特朗普上任後將更聚焦於解決美國內部問題、邊境安全以及俄烏衝突。相比之下,台灣問題並未成為特朗普思路當中的優先事項。
邱世卿進一步說,當前的地緣政治衝突已使國際秩序日益混亂。拜登政府的策略無法改變大局,反而突顯了美國、中國與俄羅斯之間進行合作的必要性。世界三強需要共同努力,尋求控制地緣政治衝突,減少戰爭和衝突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及全球不穩定。
從長期視角來看,他認為,當前世界正從美國主導的單極格局逐漸過渡到美中俄多極格局。這一過渡雖充滿挑戰,但可能為未來人類文明發展提供更穩定的答案,避免無休止的衝突成為新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