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2-06-01 08:23:55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也提出,要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中國數字經濟。這些都為新發展階段正確認識和把握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機遇指明了方向。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小科文章表示,數字經濟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中國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已經進入由大到強的發展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需要加快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數字技術具有強大的賦能力量,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重組實體經濟要素資源、重塑實體經濟結構、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力量。“十四五”時期,我們應當把握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拓展實體經濟發展新空間。

  文章提出,一方面,要加快推動數字技術產業化,實現實體經濟擴容。回望歷史,歷次工業革命不僅孵化出新技術,更催生了新產業的發展。比如,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紡織、機械等產業高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電力、鋼鐵、化工、汽車等產業迅猛發展。當前正在突飛猛進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顯著特征是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領域顛覆性創新不斷湧現。數字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不但迭代產生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數字經濟規模快速擴張,而且通過產業之間的關聯作用,促使實體經濟領域不斷產生新產品和新服務,形成新的細分產業。要以壯大數字經濟為依托,在新發展階段賦予實體經濟新內涵,不斷擴充和完善產業鏈體系,加速產品和服務迭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動數字技術擴散融合,實現實體經濟升級提質。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體企業發展動力、場景與過去發生明顯變化,供給與需求的互動性更強,實體企業依托數字技術可以打破生產要素、供給需求的時空局限,通過應用數字技術進行互動式學習可以及時了解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化和場景化需求,通過挖掘數字經濟提供的海量數據能夠促進企業提供更多具有差異化、多樣化創新的產品與服務,從而再造生產流程,重塑產業格局,提升實體經濟效率。要繼續發揮數字技術新優勢積極改造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在數字技術賦能下實現結構優化升級、煥發新活力。也要看到,實體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升級,也為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應用場景,提供持續增長的市場空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大牽引力,從而形成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雙贏局面。

  此外,還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良好條件。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是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的關鍵。以數字化場景應用為依托,在智慧城市、電子商務、智慧旅遊、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重點領域和場景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數字經濟賦能為抓手,在工業製造、農業生產、公共服務、應急管理等領域實施新型基礎設施植入和升級工程,發揮數字“新引擎”作用;以數字產業發展為機遇,不斷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在中高端產業供給和個性化、定制化新消費領域培育新動能、形成新增長點,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文章最後說,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賦予實體經濟新的內涵,不僅讓實體經濟在生產、流通、消費、分配等方面完成數字化,加速傳統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而且數字經濟本身也催生出更多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使得實體經濟實現改造與擴容相統一。未來,推動數字經濟做深做實,持續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不斷深化,加快形成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新競爭優勢,將有利於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優化生產、流通、消費、分配方式,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推動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