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倡議:香港做國際教育樞紐
http://www.CRNTT.com   2023-09-05 00:41:48


發佈會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記者 盧哲)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4日舉行記者會,發表新一份題為《將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的政策倡議報告。報告強調,香港要把握發展教育樞紐的黃金機會。在全球的人才爭奪戰中,建設教育樞紐是香港及大灣區培育未來人才、應對新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同時,教育及培訓的擴張亦能為人才發展提供所需資源,提升香港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及吸引力。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水志偉、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凱傑出席發佈會,介紹報告具體內容。報告提出,香港的教育服務只佔了本地生產總值的1.4%,遠低於英國(6.3%),美國(5.6%),澳洲(5.2%)等主要教育服務輸出國。同時,香港面臨技術人才的短缺,單在2020-22年已流失14萬勞動力,政府數字更預期本港至2027年將面臨24.1萬輔助專業人員的短缺。因此,吸引多元非本地學生是回應人才競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略。基金會在逾40個持份者訪談後提出九項建議,以提升全球學生在港就讀的誘因,並提出措施提升他們在港生活的質素,從而更有效吸引及挽留人才。

  李正儀表示,香港正處於新科技及產業發展的十字路口;此時此刻,吸引及培育未來人才至關重要。故此,香港須成為國際教育樞紐,以回應人才短缺的問題及其他人力發展需求。水志偉表示,教育服務在發達經濟體的本地生產總值佔比遠比香港為高。香港坐擁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其教育界別有充分的潛力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郭凱傑認為,吸引及挽留非本地學生是回應全球人才爭奪戰的重要策略。在調升收生上限之餘,政府亦應多管齊下,提升在港就讀的體驗,從而提升香港作為留學之地對國際社會的吸引力。

  具體來說,報告指出,香港坐擁五所世界百強大學,令內地以及海外學生趨之若鶩。例如,無論是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大學還是自資院校,內地生報讀課程的競爭都非常激烈,錄取率低至5%至10%甚至更低。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的地緣政治環境是一個吸引東南亞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頂尖人才的契機,亦能令在港留學的學生群體變得更多元化。

  報告認為,對於非本地生而言,香港不但為他們提供升學的機會,更能獲取海外視野,並為未來工作作好準備。然而,目前本港院校的非本地收生設有不同形式的限額,對部分課程擴張構成一定限制。2004年簽訂的《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只涵蓋學位及以上程度的課程,令副學位的跨境升學困難重重。另外,在北部都會區及大灣區的科技及工業發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政府需要輔以針對性措施推動業界與院校的合作乃至國際聯繫,從而提升香港的吸引力。

  報告提出建設國際教育樞紐的政策框架,希望提升香港作為留學之地對全球的吸引力。報告指出,留學生到香港固然是為了深造,更是要為未來工作作好準備,並藉香港培養國際視野。因此,應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歷互認及提高非本地生收生上限將移除進一步深造的關卡;另一方面,應強化未來產業的商校合作並深化本港及大灣區之間的協同效應將為學生提供更佳的中外體驗,並讓他們為就業做好準備。報告表示,建議旨在提升香港作為留學之地的吸引力,但必須和配套措施相配合,才能完善留學生在港的學習體驗。生活環境、經濟考慮和畢業後的工作機會對於吸引和留住人才至關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