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評論》第288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1-12-01 00:16:28


 
  本期“智庫思潮”欄目刊發了李海燕(廣州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教育學院教授)的《從千年變局中觀照振興中華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文。該文表示,在當今國際風雨激蕩的大變局下,中華兒女紀念辛亥革命的偉大勝利,重溫中山先生對歐美列強的評價和他對時局的判斷,尊崇他“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主張。當今世界風雲突變,對於具有古老文明的中華民族而言,依然還是一百多年前那場千年大變局的延續,祇是經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的奮發圖強,中國的和平崛起改變了霸權主義橫行的世界格局,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關口,各地方、各民族、各黨派面對未來會何去何從? 

  本期“智庫研究”欄目刊發了《孫中山開創、鄧小平發展的“一國異(兩)制”是兩岸最大公約數》一文。該文作者王華(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軍事學碩士、退役陸軍中校;現為上海春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春曉智庫負責人)表示,“一國兩制”在台灣被長期污名化,這與台灣社會對“一國兩制”有太多太深的門戶之見有很大關聯。實際上,在大陸的民國時期,雖然沒有“一國兩制”這個“說法”,但是一直有“一國兩制”這種“做法”,並且這一“做法”還是由孫中山先生開創的。由孫中山先生所開創的“一國異(兩)制”政治實踐與政治探索,開始於1912年2月6日的南京,結束於1959年3月28日的西藏。如果我們能把這一段歷史的來龍去脈釐清,有助於更多的台灣人民拋棄門戶之見,以理性心理、平和心態去接受孫中山開創、鄧小平發展的“一國異(兩)制”。

  本期“智庫前瞻”欄目刊發了李海默(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青年副研究員)的《略論特朗普捲土重來的概率》一文。該文表示,特朗普雖不能說是共和黨的全體“共主”,但絕對仍是今日共和黨內影響力最大的政客,共和黨內其他潛在候選人也都表現得對特朗普及其路線非常恭敬順服。特朗普在共和黨陣營內的受擁戴程度,與拜登作為總統在民主黨選民里的受擁戴度基本可說是半斤八兩,大約都在六成左右。從現在的趨勢看,特朗普代表共和黨出戰2024美國總統大選其實是個概率並不小的可能事件。儘管一般而言,在美國政治里,之前參與大選而落敗的兩大黨候選人一般不會捲土重來,但特朗普目前在共和黨支持者陣營里的這種聲勢的確非同尋常,而特朗普也很可能會順勢收割。本文另引用了美國學者Jacob Hacker 和Samuel L.Popkin所提供的兩種不同分析框架,論證特朗普與美國共和黨(基於其獨特的內部政治生態與組織構造)之間極深的糾纏與瓜葛。

  本期“智庫透視”欄目刊發了《餘英時的“迷陣”與牟宗三的“偏誤”》一文。該文作者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榮譽教授)表示,餘英時在其成名作《歷史與思想》中所提出的“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之說,根本就是他在1970年代“冷戰時期”,為了配合哈佛大學建構“現代化理論”,迎合當時美國政府的政策需要而刻意打造出來的一套說法,根本沒有什麼“客觀性”可言。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刊發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台灣島內社會心態與社會思潮新變化》一文。該文作者倪霞(福建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王建民(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表示,在海峽兩岸之間,沒有因新冠疫情暴發蔓延開啟兩岸緩和的新契機,反而在台灣民進黨當局配合美國反華大潮下進行泛政治化操作,不僅將疫情、防疫與抗疫政治化、工具化,而且島內出現一股新的社會思潮與社會情緒,“狹隘主義”、“自私主義”與“利已主義”思潮陳渣泛起,“台獨民粹主義”更加猖獗,“反中仇中”情緒高漲,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

  本期“智庫思考”欄目刊發了《“民主”是蔡英文的底氣?》一文。該文作者周天柱(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表示,這些年台灣綠媒一再宣稱,台灣已實現了“民主制度”,大小事情都可以通過“民主” 解決。而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島內民眾卻對此無感。他們最有感受的是,在推行“民主”制度30多年後的今天,台灣反民主現象日益嚴重,正在扭曲民主的真諦與精神,使得真正的民主越來越變調。目睹當今的台灣,反民主主義如此目空一切,如此鋪天蓋地,社會形成了極為怪異的兩個極端:一端為中間選民、經濟選民迫於當局高壓,祇能忍氣吞聲,默默不語;另一端猶如打開了潘朵拉魔盒所放出的魔鬼,囂張肆虐,為所欲為,攪亂了整個台灣社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