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評論》第280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1-04-01 00:16:00


 
  黃清賢(南開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台籍副教授,國台辦南開大學兩岸關係研究基地研究員)在《國民黨大陸政策的迷思與正道》一文中表示,“九二共識”是將兩岸問題視為“內部矛盾”,才有機會處理與解決;唯有正確認知“九二共識”,宣傳“九二共識”對台灣的“和平與發展”價值,國民黨才有可能東山再起,台灣安全與人民發展才有可能確保。事實上,國民黨要走出被民進黨撥弄的兩岸“敵我矛盾”迷思,回歸頂多衹是“內部矛盾”的兩岸關係,進而要從“求同存異”推進到“求同化異”,則國民黨不但可重拾在台灣的執政權,更可在中美競爭氛圍下,造福兩岸芸芸眾生,共享榮耀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堅守一中原則的戰略底線》一文中,作者周天柱(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表示,站在大陸立場,已有70多年歷史的一中原則,被視為處理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其政治權威決不容否認。既然台海雙方“一個中國”的立場再一次被人為拉大,那就有必要對一中原則的形成及法源基礎,作一番更具有針對性的深入探究。

  本期“智庫論衡”欄目刊發了《“台獨”話語霸權的建構及其對台灣社會的統攝與整肅》一文。該文作者安拴虎(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教授)表示,近二三十年來,台灣文化領域的“去中國化”是一個從未中斷且不斷強化的過程,在“中國”與“台灣”的政治拉扯中,國家認同變成“是一項要求、一種道德命令”,經過長期的洗腦、媒體的催眠,台灣意識已經內化、深植庶民百姓心中,上升為“社會共識”、“全民共識”,擄獲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與之相應,“台獨”話語強勢崛起並被賦予無限統攝力,尤其是在以年輕人為主場的社會運動中,台獨話語霸權已經展現了其主宰一切、所向披靡的“道德”能量。

  本期“智庫錦集”欄目刊發了中評社北京記者站站長、中評智庫研究員林艶的《論政愛國者治港:港區代表委員縱論完善選舉制度》一文。兩會期間,中評社記者密集訪問了近四十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他們圍繞人大決定,就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重構選委會職能、培養愛國管治人才等方面發表了一系列看法和意見,本文則是這些主要觀點的綜述。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刊發了《內外環境巨變之下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發展態勢與機遇選擇》和《澳門在新時代民族復興偉業中的地位與作用》兩篇文章。

  《內外環境巨變之下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發展態勢與機遇選擇》一文作者王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表示,美國單邊主義與經濟民族主義的興起、對華全面遏制戰略的確立以及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與影響,國際經濟政治秩序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進入一個新的重構期,加上海峽兩岸關係形勢的重大變化,深刻影響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尤其對台商投資布局產生重要影響,台商對大陸投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經濟率先復產與復甦、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龐大市場與西部內陸地區巨大發展潛力,以及持續開放與經濟雙循環等經濟戰略的推進,對台商又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如果台商能夠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做出正確的投資選擇,將會創造新的台商發展奇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