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政局劇變及其對中馬關係的影響》一文的作者中國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員彭念、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宋潤茜、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楷雯表示,馬來西亞新總理穆希丁在外交領域偏向“左右逢源”,仍會支持馬一以貫之的以東盟為主、大國平衡的外交政策。此外,穆希丁帶領的馬來西亞會尋求在不同版本的“印太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尤其是加強與美國的全面合作。在對華政策上,穆希丁並未表現出對華“惡意”,更不會輕易推翻希盟政府已經重新協商後的“一帶一路”項目。同時,考慮到穆希丁重利益的特性以及其亟需提振經濟保住“相位”等因素,穆希丁也會尋求與中國進行更多的務實合作,繼續提升中馬關係。
本期“智庫研究”欄目刊發了《中美貿易戰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一文。該文作者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碩士研究生唐梓涵表示,從目的上看,無論是中美貿易戰還是兩岸關係的發展走向,都是由美國主動挑起事端,在中方和平維穩的態度下一再將形勢激化,嚴重損害中方利益和主權安全,干擾中國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進程。從內容上看,中美貿易戰看似是美國和中國大陸的競爭,但大陸和美國是台灣投資和貿易最大的兩個地區,在台灣當局對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損害樂見其成之時,台灣地區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程度決定其無法置之度外。梳理中美貿易戰與兩岸關係之間三方的利益糾葛和態度行為實質,有利於準確把握台灣問題走向,服務於兩岸融合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本期“智庫思考”欄目刊發了《台灣兒童的“國籍”身份與權益保障》一文。該文作者台東專校助理教授、北京大學博士蕭衡鍾表示,台灣從族群認同開端來形塑民族主義的過程,浮現出“台灣人”與“中國人”兩個民族,過去的省籍族群問題已轉化成“台灣民族主義”。民主化淡化了台灣社會的省籍族群問題,但國家統獨與身份認同問題卻浮出檯面,產生“中國認同”與“台灣認同”的互相衝突。相較大陸政府對於具有台灣居民身份者採取優惠的“準國民待遇”、讓孩子持有台灣居民身份能享有不少福利來看,台灣地區對於具有大陸居民身份的孩子,卻顯得嚴格與小氣,可見台灣地區在“非本國籍”兒童權益保障方面,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本期“思想者論壇”欄目刊登了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和中評智庫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思想者論壇:新冠疫情大流行下的兩岸關係”全文。是次論壇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主持,邀請了眾位專家學者就新冠疫情下的兩岸關係展開了深入探討。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中國評論》2020年5月號,總第269期。
中國評論月刊1998年在香港創刊,是目前兩岸唯一一份兩岸都特許公開銷售的智庫雜誌。以“溝通兩岸、融匯中華”為宗旨的中國評論月刊,已從一般的時政評論雜誌,轉型成為研判兩岸及東亞安全情勢、提出政策意見、構建解決兩岸問題理論框架、提出思考方向的智庫雜誌,深受兩岸及海外智庫專家學者的肯定與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