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評論》第269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0-05-01 00:18:58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羅慶生在《後新冠時代與“去全球化”走向》一文中指出,世界自有其進化的軌跡。我們不確定疫情何時與如何結束,但可以確定疫情一定會結束。後新冠時代的趨勢也不一定是“去全球化”或更恐怖的“全球化”慘烈崩解,而可能是改革缺陷後進階的“新全球化時代”。端看各國政治人物是否有足夠遠見,願意激發人性好的一面, 而不是為延續自己政治生命而刺激人性壞的一面。疫情過後的世界肯定和以前不一樣,但如何的不一樣,還要再觀察。

  本期“智庫報告”欄目刊發了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的《台灣社會的脈動與國民黨的出路》一文。該文指出,台灣社會意識形態與政治生態在近20多年的逐漸量變過程中已經發生諸多質變。這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當前台灣各政黨在選舉政治中的競爭力,進而影響選舉結果。在社會意識形態與政治生態質變的同時,“韓流”現象正在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個新脈動。庶民正在“經濟覺醒”,但普遍性的“經濟覺醒”進而“政治覺醒”尚待時日。而在當前的台灣社會意識形態與政治生態格局下,國民黨放棄“九二共識”,必將未獲其利先受其害。國民黨想要東山再起, 需要堅守“九二共識”,等待廣大“庶民覺醒”,更需要重拾理念,凝聚組織,重視教育與 宣傳的作用,並長期經營,才能吸引民眾,從而增強政黨競爭力。

  本期“智庫聚焦”欄目刊登了台灣大學教授、著名社科學者黃光國的《“文明對抗”與“治理能力”之爭》一文。該文指出,在這場“全球抗疫”的戰疫中,“中美文明對抗”的第一回合已經宣告結束。雙方勝負,不言而喻。可是,不論是從世界大勢來看,或是從特朗普個人的性格來看,“中美文明對抗”的格局並不會就此結束。中國必須小心翼翼,步步為營,見招拆招,才能保證自己在下一回合中能立於不敗之地。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刊發了《醫療民族主義——後新冠疫情美中的和與戰》和《馬來西亞政局劇變及其對中馬關係的影響》兩篇文章。

  在《醫療民族主義——後新冠疫情美中的和與戰》一文中,作者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學部副教授蔡裕明表示,新冠肺炎讓經濟更為國家化,政治變得更為民族主義。新冠肺炎所帶來的衝擊,可將其視為新型態的“災難”。這樣的災難,已影響許多國家的政治與社會、國家,間關係乃至於全球的政治與經濟活動。在疫情發生期間,部分國家可以比其他國家快速回復正常經濟與政治活動,而部分國家則面臨更為嚴峻的社會和政治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