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評論》第265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0-01-01 00:10:35


 
  本期“智庫思潮”欄目刊發了《台灣政治版圖的碎片化》、《“文化台獨”的特徵與實質及其影響分析》兩篇文章。

  在《台灣政治版圖的碎片化》一文中,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就目前的選舉動態看,蔡英文除了繼續鼓吹“安全”議題之外,也正在建構一套新的論述,這套論述的核心是台灣全面依附美國,不僅在政治、軍事上依附美國,在經濟和科技上也依附美國。通過依附體制,讓美國提供“安全”保護,也讓更多的產業領域建立與美國的合作機制,並獲得收益。對於國民黨和韓國瑜,最重要的問題是在“九二共識”下,提出更具體的兩岸政策論述,讓更多的團體都能從兩岸融合中受益。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一次台灣大選, 已不僅是一次領導人的選擇,更是台灣未來發展道路的選擇:是選擇放棄大陸市場、全面依附美國,還是選擇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

  《“文化台獨”的特徵與實質及其影響分析》一文的作者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林勁表示,所謂“文化台獨”中的“文化”概念應是狹義的,即指教育、語言、文學藝術、習俗、宗教信仰、傳統、制度等方面。“文化台獨”起碼包括兩個層面的涵義:1、海內外分裂勢力在文化領域的“台獨”主張,是其政治綱領及政策主張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其相關的活動, 為實現其政治目標服務。2、台灣當局利用其執政地位,在文化領域推行為分裂主義路線服務的政策,甚至體現於法律法令,以貫徹其政治理念。

  本期“智庫論叢”欄目刊發了《中華文化圈公共產品的供應》和《兩岸如何簽署和平協議?》兩篇文章。

  在《中華文化圈公共產品的供應》一文中,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教授陸鋼表示,從國家主權的角度看,香港回歸祖國是非常完整的,沒有留下棘手的遺留問題。然而, 香港對文化中國的認同過程沒有完成。香港對一國的認同,實際上是對主權中國的認同,並不意味著對文化中國的認同。相比台灣,香港的國際化程度更高,人群也更複雜。從香港的事件引申出一個問題,統一中國除了國家主權落實之外還需要文化認同。前者體現了硬實力, 後者需要軟實力。中國主權的認同具有確定性和地理空間性,但文化中國的認同則沒有確定性並且超越地理空間。

  在《兩岸如何簽署和平協議?》一文中,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王崑義表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提出,主要是大陸針對台灣在陳水扁執政時期不斷追求台獨主義的應對構想,一方面是祭出美、中“共同管理”台灣的策略;一方面又釋出兩岸可以簽署和平協議的提議。與其讓兩岸關係一直處在動盪之中,如果雙方能夠簽署和平協議,以保障兩岸的和平發展,這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國民黨為了展示捍衛台海和平的決心,更應主張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讓民進黨政府不再有機會把大陸幻化成“敵人意象”,也讓民進黨失去操作反紅色滲透的立足點,這才是追求兩岸永久和平之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