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關注:趙穗生談中美關係五大重要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9-07-30 00:12:49


講座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趙穗生認為,這樣一種矛盾積累所導致的中美關係的危機,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即使明年特朗普不當選,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矛盾所積累到今天所產生的危機仍然有可能持續下去,只不過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出現。至少從美國這方面來說,它對中國對抗性的政策會延續下去,只不過表現形式有可能會不一樣。

  其二,目前,中美兩國所出現的危機絕對不止一兩個問題的衝突,中美之間同時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過去中美之間的矛盾經常是集中在一個或者是兩個領域中,比如台灣問題,人權問題,或者當年的最惠國待遇問題等,雙方往往只是針對一兩個問題產生危機。所以面對危機,兩國可以集中精力來處理這一兩個方面的問題,在具體問題上去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者說哪怕具體問題沒有解決也不會影響整個中美關係大局的發展。

  “而目前,中美兩國所出現的危機絕對不止一兩個問題的衝突,中美之間同時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趙穗生說,現階段,中美之間的任何一個矛盾、衝突和其他方面的矛盾、衝突都是攪在一起的,某種程度上幾乎是同時爆發的。“很多人說特朗普只關注貿易問題,最近幾天,他也開始關注新疆問題了。”美國在這些年跟中國的交往中,漸漸感到他們同中國的矛盾不僅僅來自於一個或者是兩個方面了。美國整個的對華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即,“美國跟中國是全方位的矛盾和衝突“,雙方不是哪一個方面的問題解決以後這種衝突就可以解決了,而是要加以整體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中美關係也變得日益複雜了。

  其三,當前,美國鴿派的聲音已經很難在決策中反映出來。過去在美國跟中國發生矛盾和衝突的時候,總是有鴿派和鷹派之間的辯論或者較量,而較量的結果總是鴿派戰勝。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對華政策的主軸就是接觸,只要接觸,彼此之間的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雖然在中美的一些短期危機中,鴿派有時候會處於守勢或者是劣勢,可是最終鴿派會勝出,其主張的跟中國接觸的聲音最終還是會在決策中反映出來,並且成為多數。因為鴿派實際上是一個聯盟,是各種力量(包括學界、商界、美國政府中對華政策的一些官僚體系,科學界、學術界等各個方面的人士)的結合。而鷹派總是處於少數人的位置,主要是國防、安全、軍人以及國會裡面的一些比較強硬的保守派。很多年來在美國對華政策中,鷹派和鴿派的分野很清楚。

  趙穗生坦言,現在鴿派在公開場合幾乎沒有人敢說話,即使是站出來為“同中國接觸政策”辯護的人也是戰戰兢兢,而且要做很多鋪墊。鴿派在這些年當中完全屬於守勢。此外,在2015、2016年之後,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對華態度上也保持著一致——對華強硬。而且,“對華強硬”的看法已經燃燒到了美國社會中。哈佛大學最近的調查顯示,美國對中國有正面的看法的人的比例下降了12%。在美國媒體中也很少能看到對中國正面的報道。此前,芝加哥的一個調查種,也有超過了50%將近6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美國的對手”。因此,整個美國社會的對華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這雖然這並不是完全的共識,但卻是大多數的想法,或者說是兩黨的共識。這種情況很令人擔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