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23-02-07 10:15:07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中小企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本期邀請專家圍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主持人
  
  本報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上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必修課
  
  主持人: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何意義和價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賀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難點,是國家數字戰略和政策聚焦、攻堅的重點領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增強國民經濟增長動能,而且可以創造大量高質量就業崗位,更重要的是,可以激活廣大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率和創新活力,提升我國產業鏈、創新鏈競爭力。避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二元分化,實現大中小企業數字化協同轉型,是網絡強國建設的內在要求,體現了數字中國包容性水平。
  
  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承擔初期高昂的軟件和設備支出,而且涉及複雜的業務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變革,需要中小企業克服固有資源約束和能力障礙,因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雷聲大、雨點小”幾乎是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共同難題。應當更加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有為政府作用,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堵點和急點,提供有力、有效的戰略引導和政策支持,多層次、全方位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首先是中小企業自身的數字化,是包括管理數字化、業務數字化和商業模式數字化多維度協同轉型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複雜迭代過程。轉型第一步的成效直接決定了中小企業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信心、能力和動力,對整個轉型過程至關重要。在轉型低階階段,可通過導入財務流程自動化、協同辦公平台、標準化人力資源管理軟件、既有信息化業務上雲等投入少、門檻低的管理數字化業務,完成初步數字化改造,兌現數字化初期收益。待企業形成必要的數字化能力後,再逐步推進計算機輔助設計、眾包設計和協同研發、雲化製造執行系統、高級計劃與排程、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各環節數據綜合集成、可視化與智能分析等高階業務數字化和商業模式數字化轉型,形成能力積累、業務轉型和效益兌現的良性循環。需要強調的是,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具有“重硬件、輕軟件,重產品、輕服務”的觀念,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正是軟件化和服務化,因而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同步推動中小企業家認知模式的轉型。
  
  其次,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多是外因驅動和被賦能型的,因而轉型不僅是企業內部價值鏈的數字化,也是企業所嵌入的整個生態的數字化。這就要求無論是傳統供應鏈上的大型企業還是新型數字平台企業、數字化方案提供商,都能夠面向中小企業差異化需求,針對運營管理中的痛點和短板,提供低成本、高賦能的工具和方案,使中小企業生產運營、庫存管理、市場營銷通過實時數據交換與智能分析,實現與供應鏈鏈主企業的協同優化,並能夠基於標準化平台界面和多樣化開發工具實現與平台企業的同步演進,形成中小企業和整個數字生態共生發展的局面。此外,大學、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實驗室等提供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的公共研發機構也應主動承擔起支持和推動廣大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責任,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特殊需求,研發先進且適用的專用性數字技術和方案。
  
  最後,中小企業內部數字化轉型和外部生態數字化轉型都需要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撐和同步升級。由於中小企業具有需求多樣性和支付能力低的特點,高速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基礎設施提供商缺乏足夠市場動力為中小企業提供價格低廉且差異化的服務,可能造成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的“數字鴻溝”。鑒於此,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還應實現千兆光網、5.5G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對中小企業的廣泛覆蓋。應充分發揮我國信息基礎設施適度超前部署的戰略優勢,推動數字基礎設施與中小企業特定應用融合發展,例如大力發展相對滯後的基於雲原生架構的SaaS(軟件即服務)開發,為紡織、餐飲、零售、機械電子零部件等領域的中小企業提供雲上軟件開發、辦公、交付、運營、客戶關係管理等服務。這既可以提升雲服務供給數量和質量,也可以同步驅動中小企業用戶的數字化轉型,有助於實現數字基礎設施部署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融合發展和雙重引領。
  
  政策支持+創新驅動顯成效
  
  主持人: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具備哪些有利條件,轉型情況如何?
  
  張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湧現出一批新模式新業態,重構了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中的競爭態勢,助力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主動權。數字化轉型既是助企紓困之舉,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修課”。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具備以下有利條件。
  
  一是政策支持不斷加強。近年來,圍繞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相關政策密集出台。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推進發展“互聯網+中小企業”。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提出13項重點任務和4項保障措施。2021年,工信部等19個部門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加強了中小企業數字化有關工作的頂層設計。2022年,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
  
  二是路徑引導更加科學。2022年工信部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標》,作為“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標準評價指標“數字化水平”的評價依據,為企業開展自我診斷、找准問題提供了工具參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為企業找准轉型方向、明確轉型路徑,提供了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指導。
  
  三是服務支撐更加完善。強化供需對接,向社會征集遴選面向“專精特新”企業的數字化產品,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優質服務。聚焦中小企業轉型難點,強化技術、經驗、渠道、資本賦能,引導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克服“不願轉、不敢轉、不會轉、不能轉”難題,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
  
  四是創新水平顯著提升。從研發投入看,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費用達2500萬元,研發強度約為8.9%。根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數據,近三年中小企業不斷加大數字化相關投入,年度數字化投入50萬元以上的中小企業占比由37%提升至53%。從創新能力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持有14萬餘項發明專利;“小巨人”企業共建設10000多個國家級或省級研發機構,其中企業技術中心占比近半;九成以上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研發機構。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成效。202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通過對山東、江蘇、湖南、廣東和重慶等地684家中小企業調研發現,樣本企業中約51.46%的企業處於數字化轉型踐行實施階段,已實現部分環節數字化改造,推動設備和工具數字化升級,對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可視化;9.21%中小企業處於深度應用階段,已基本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經營充分融合。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數字化轉型領軍梯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轉型較為深入,近20%處於深度應用階段。製造業單項冠軍數字化轉型整體水平較高,其中處於深度應用階段的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占比22%。
  
  數字化轉型推動中小企業能力提升。從企業內部看,數據要素采集、匯聚、處理、分析和價值創造作用逐步凸顯,中小企業數據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數據貫通和業務協同等共同推動企業組織形態發生變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提升企業智能決策能力,企業管理能力得到整體提升;通過設備互聯互通,實現運行狀態監測和預測性維護等,提升企業設備管理能力;基於銷售數據反向驅動研發,實現柔性排產,高效資源對接,提升市場響應能力。從企業外部看,數字化轉型有效提升了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需求對接能力和協作配套能力,較好促進了製造業生態資源對接和產業鏈供應鏈分工;大企業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輸出自身服務能力,逐漸進入賦能中小企業階段,企業協作能力提升,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逐步完善;數字化轉型有效推動供應鏈金融等新模式新業態,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同時也要看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整體基礎相對薄弱。從數字化指標看,企業數字化裝備占比、設備聯網率、信息系統覆蓋率均有較大提升空間。
  
  一些國家經驗可資借鑒
  
  主持人:各國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有哪些可借鑒經驗?
  
  李勇堅(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數字化轉型將是未來企業、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在全球範圍內,中小企業占企業數量的90%以上,是吸納就業、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全球主要國家均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將其作為數字化轉型與推動增長的重要方向。
  
  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頂層設計。據統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有34個已制定國家數字戰略,其中都明確包括“中小企業數字化”內容。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30年數字指南針》(Digital Compass)提出,到2030年,使90%以上的歐洲中小企業至少達到基本的數字化強度。
  
  疫情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新冠疫情對中小企業經營帶來不利影響,為應對危機,中小企業和公共部門普遍將數字化作為重要手段。OECD調查表明,70%以上的中小企業關鍵決策者認為數字技術比疫情之前更重要。
  
  各種新技術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獲得廣泛應用,數據價值得到重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據統計,在美國,有超過60%的企業使用這些新技術。這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有重要意義,也將帶來重要動力。
  
  加快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國共識,通過持續實踐形成的一系列經驗值得借鑒。
  
  一是重視通過數字化轉型支持企業復甦。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不利影響,數字化為中小企業擺脫這種影響提供了良好工具。賽捷(Sage)公司發布的報告指出,80%的中小企業認為數字化對於企業復甦和創造就業至關重要。因此各國政府都將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作為應對疫情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方面,基於對經合組織地區487項復甦政策的分析發現,這些復甦計劃都強調創新、數字化和綠色化。
  
  二是重視發揮直接資金支持政策和提升能力政策作用。資金支持是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政策手段,很多國家資金支持政策的特點是專款專用。例如,阿根廷推出5.32億阿根廷比索(約合860萬美元)的融資額度,以支持中小企業專門用於遠程辦公。愛爾蘭為中小企業提供在線培訓優惠券計劃,微型企業可獲得價值2500歐元的在線培訓。另一些政策則重視中小企業的數字能力提升。經合組織地區487項復甦政策中,72%旨在提高中小企業有效利用和保護其數據的能力,64%與中小企業提升數據文化和技能有關。
  
  三是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對各國出台的數字化政策分析發現,約有一半(50.6%)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執行相關政策,包括創新部門(30%)、中小企業部門(12%)、ICT基礎設施部門(10%)、貿易政策部門(6%)等,政府跨部門協調非常重要。
  
  四是通過公私合作提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效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涉及數據共享、供應鏈協同等方面,因此,協會、聯盟和大企業等機構與政府的深度合作,將有利於快速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例如,丹麥數字倡議(MADE Digital)通過政府和私營機構之間的夥伴關係促進中小企業採用數據密集型技術。
  
  五是高度重視平台作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涉及諸多技術、經濟、政策等方面事項,需要通過平台集成各類資源,從而推動數字化轉型。一些國家政府建立了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為全面的公共服務。例如,2018年,法國推出了一個在線平台FranceNum,匯聚了大量與數字化轉型相關的公共與私人專業顧問,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同年,丹麥啟動“電子商務中心”平台,旨在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電子商務發展。
  
  六是積極推動培訓,提升中小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數字化轉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員工的認知和技能。提升認知、提高技能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很多國家在創新培訓機制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例如,將企業培訓費用作為稅收抵扣項目,以稅收優惠激勵中小企業參加數字化培訓;重視利用企業網絡和協會來推動知識共享,促進數字化技能提升;等等。
  
  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多方協同
  
  主持人:應從哪些方面著力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項安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企業數字化轉型主要是為了降本增效以及突破時空限制尋找市場新機會、拓展發展新空間。企業數字化轉型受供應鏈上下游特別是直接客戶的影響,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勵、引導也是重要影響因素。近年來受新冠疫情衝擊,我國廣大中小企業已意識到線上線下並行經營的重要性,認識到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關鍵策略。
  
  當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意願強烈,同時也面臨資源限制和能力制約。一方面,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處於數字化發展初級階段,相較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資源短缺、數字化人才匱乏、數字化基礎孱弱,數字化轉型道路上面臨不少困難。另一方面,我國目前權威的數據標準尚不完善,數據安全問題還未得到有效解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快,數據開放與共享水平有待提高。這些內外影響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制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導致“不能轉”“不敢轉”“不會轉”現象普遍存在。這要求政企共同努力、平台企業和中小企業協同構建共生共榮生態,以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並取得長足進展。
  
  就政策層面而言,可以借鑒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小就是好、小就是美”的小企業優先理念,完善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多方協同參與的發展機制,通過規範的金融和市場支持措施以及激勵兼容的機制設計,依托平台賦能,促進區域內大中小企業資源互聯互通。企業政策也可適時進行適應性調整、優化和再平衡,一方面包容審慎規範平台企業創新發展,激勵平台企業分享平台能力、資源,支持平台企業發揮數字化轉型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新基建為重點,優化數字化營商環境、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鞏固、完善“大型企業頂天立地、平台企業連天接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競相發展的企業格局。同時,完善平台數字標準和安全體系,加強對企業商業秘密數據、敏感數據的安全保護,緩解企業數字化的後顧之憂。
  
  就互聯網平台而言,一方面,其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型輕量化發展模式。要利用好平台效應以及中小企業的區域集聚效應,發揮平台積極作用,釋放動能,將潛能變為動力。以工業互聯網為例,工業互聯網平台既要避免因缺乏應用場景而變成僅供展示的展台,又要爭取盡快達到平台經濟用戶規模的關鍵“引燃點”。這需要平台企業主動賦能、豐富生態,吸引和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平台企業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調整利益關係、改善交易結構,完善標準制定和規則設計,形成“平台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為平台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新格局。更大範圍吸引開發者、生產者和消費者,催生眾包設計、網絡化協同研發與製造。降低中小企業信息化成本並挖掘其發展潛力,將中小企業的閑置製造資源整合利用,重構價值創造生態和共創共享的創新創業生態,消除信息孤島。
  
  另一方面,數字化使迭代創新、跨界競合成為常態,也對平台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平台企業要以市場需求和創造價值為導向,利用數字化提供的跨時空構建生態系統的條件,在平台化基礎上向生態化、賦能型方向邁出實質性步伐,促進多主體、跨地域、跨領域的競合共生。可借助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契機突破時空限制構建跨邊界組織,利用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去中介化組織模式、跨界整合等功能,突破企業原有組織邊界、顛覆傳統科層制管理體系,加速促進企業間的跨界融合,形成跨組織系統。同時,還可利用數字化,促進中小企業高效協同,推動重構供應鏈和價值鏈,進而逐漸模糊企業邊界、行業邊界,逐步形成全納產業鏈和無邊界組織。
  
  就中小企業而言,必須適應生產方式智能化、產業組織平台化、技術創新開放化等發展趨勢,積極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以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顛覆性格局調整和關鍵生產要素變遷。中小企業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要以戰略思維、系統觀念去衡量數字化轉型在企業整體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做好長遠規劃。同時,中小企業也必須認識到自身資源限制和能力約束,更多依靠平台企業提供的數字化生態,積極穩妥實現數字化轉型,先易後難,分步推進,從輕量化管理數字化轉型起步,逐步過渡到業務數字化轉型。例如優先將管理、服務等成本較低、顯現度高的模塊實現數字化,然後穩步向產供銷、分析決策等業務模塊深入。

  來源:經濟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