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是自2000年10月中央首次在國家“十五”規劃提出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建議以來的第四個文化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規劃。
學習解讀政策文件有個重要方法,就是通過區分“存量話語”和“增量話語”來瞭解新的精神。《“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在總體上延續了以往規劃的“存量話語”外,最為顯著的“增量話語”就是呼應近10年文化數字化的轉型浪潮,極大地加強了有關文化科技融合方面的論述,特別是與數字化有關的內容。經統計,相較於上一個五年規劃,本次規劃詞頻密度的依次順序是,第一“文化”,第二“創新”,第三“網絡”,這三者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往下看就不一樣了,“數字”和“數字化”在之前只出現了5次,在本期卻出現了27次;如果將“網絡”和“互聯網”這兩個與“數字化”邏輯上一致的詞也加進來,就達到60次,超過了“創新”,成為僅次於“文化”的事實上的“第一主題詞”。
結論顯示,新規劃的“增量話語”是圍繞“數字技術”展開的,均與數字化有關。學習解讀該規劃應該重點領會這些新的精神。
關於數字化的論述主要分布在“提升公共文化數字化水平”、“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以及“推動科技賦能文化產業”這3個小節中。筆者認為,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數字化大潮中,最為緊迫的任務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數字化水平”。而打造新一代文化基礎設施,也就是《“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中將“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作為重大文化工程專項的意義所在。
提升公共文化數字化水平
為什麼公共文化數字化水平如此重要?如何通過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以打造新一代文化基礎設施?“數字化”是文化發展方式的全面轉型,現代文化領域是一個從供給端到消費端的“全棧式”“全鏈條”“智能化”的“數字文化生態”環境。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今天所理解的互聯網就是建立在“新一代文化基礎設施”之上的。祗有這個基礎設施建設良好,才能有數字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那麼,什麼是“新一代文化基礎設施”?
一言以蔽之:文化遺產數字化。就是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可能數字化和網絡化,便於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接入,欣賞、學習和再創造。
這裡,特別需要關注歐盟的一些做法。1997年,歐盟出台了關於發展文化產業的第一個文件,在全面分析“數字化”新形勢的基礎上提出的第一條政策建議就是“文化遺產數字化”。2005年,歐盟開始建設“歐洲數字圖書館”工程,到2018年,已經形成了鏈接26種語言38個國家(不限於歐盟)、有3800個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加入的超級網絡體系,初步實現了將歐洲文化遺產數字化的戰略目標。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數字圖書館”建設,分別在不同的公共文化機構開展了數字化建設,可以說啟動並不晚。但是迄今為止沒有統一計劃,沒有統一標準、資源分散不鏈接等問題仍然突出。尤其近年來平台公司迅猛發展,數字內容消費者大批轉向“自創內容”,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數字化大大落後,可以為大眾提供用於內容創作的優質數字化資源短缺的現象日益凸顯,某種程度上成為優質網絡產品缺乏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