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徐憲平:從疫情防控看互聯網時代的危機管理
http://www.CRNTT.com   2020-03-08 00:17:42


 
  第二,互聯網時代的危機管理防重於控。

  對於危機管理而言,預防是第一位的。科學有效識別和預警危機,永遠是危機管理中最有價值、最富挑戰的工作。預防的功夫下的深,事發的概率就低的多,處置的成本就小的多。目前我們對風險治理、危機管理,重點放在應急上,預防是薄弱環節,存在嚴重不足。這次疫情爆發,事前就有許多苗頭: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論文顯示,在2019年12月31日前,武漢市和湖北省出現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可能達到104人,並在之後的10天裡又增加了653人;根據環球網報道,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在收治多個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後,於2019年12月29日通過醫院向省、市衛健委報告;根據武漢市衛健委12月31日的通報,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就有27例,重病有7例。

  這麼早的信息,這麼多的病例,未能引起當地政府和疾控部門的高度重視,未能採取斷然措施治早、治小,結果錯失黃金時期,致使疫情失控。我國的應急管理體系、疾病防控體系主要是非典之後建立起來的。建議結合這次疫情防控的教訓,修改2007年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3年出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把預防、預警放在首位,建立常態管理與應急管理相結合的體制機制;加強重大疫情防控藥物、疫苗、生物安全、病毒檢測等技術的科研攻關。同時,參照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把疾控系統從事業單位納入行政序列,增強自主性和話語權。

  第三,互聯網時代的危機管理第一要務是人。

  危機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是最寶貴的因素、最活躍的因素,也是互聯網輿情的聚焦點。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以人為本是危機管理的第一因素,第一要務。其一,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員傷亡,減少人的利益損失,撫平人的精神創傷,努力做到人心安定、民心順暢,這是首要任務。其二,就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領導者的主導性、權威性,這是核心支撐。處於危急時刻的領導者,他們的意志力、決斷力以及堅定不移的目標,在戰勝危機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其三,就是“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上下一條心,一起抵禦風險,一起經歷磨難,就會渡過難關。這是取勝之道。

  這次疫情防控中,為了防止病毒傳人,為了救治病人,採取了武漢封城、患者隔離、全國援助等應急舉措,但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春節期間從武漢出去的500多萬人中,不少在外地受到歧視性對待;居家隔離的患者因為病床緊缺,得不到及時救治,病情加重,乃至死亡;全國高峰時8000多人身患重症,現有3000多人死亡;4萬多醫護人員在防疫前線英勇奮戰,冒死拼搏,3000多人感染病毒,20多人以身殉職,等等。建議疫後對這幾部分人及其家屬採取適當方式進行疏導、安撫和哀悼,對英雄的醫護人員和他們的典型事跡進行大張旗鼓的嘉獎和宣傳。

  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在城鎮工作的農民工。網上流傳浙江海寧市委書記朱建軍一段7分多鐘的語音講話,他急迫地、真誠地呼籲在海寧工作的50萬新海寧人回來復工,呼籲69萬本地的海寧人敞開懷抱歡迎新海寧人回來,讓他們能夠進入社區、村莊,進入他們在海寧的家。他坦誠地告訴市民:沒有他們,將影響海寧的發展,這座城市將失去光彩。此次疫情使約2.9億農民工及用工企業陷入兩難困境。因為隔離,農民工難以返城,企業難以復工複產。目前農民工占我國二、三產業就業人數3.9億的比重已達到70%以上,其中有約2.3億人被統計在城鎮人口中,新生代農民工不會種田、不願種田,打工成為他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主要方式,他們的收入是農村居民收入的3倍。現行的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使他們像候鳥一樣來回遷徙。有關研究表明,城市化進程中的外來人口問題,容易引發經濟社會風險,或釀成危機。建議“十四五”期間要在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上取得大的突破,加大農民工落戶的力度,加大農民工同等享受子女教育、廉租房等政策的份量。這樣做,既有利於擴大消費,刺激經濟;又有利於用工企業重視農民工職業技術培訓,提升產業工人素質,增強產業鏈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