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選委專訪:吳漢良籲培養港青愛國情懷
http://www.CRNTT.com   2021-09-10 00:23:42


 

  吳漢良說,香港5-7月失業率已回落至5%,但失業問題仍然嚴峻。失業大軍中不乏應屆畢業的年輕人,這牽扯到香港人才培育和就職市場資源不對稱問題。因此,要大力鼓勵青年人將就業市場擴展至整個大灣區。特區政府可以加大力度推廣“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並團結三地青年,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讓他們在中華民族偉大歷史進程中大有可為。

  香港住屋貴、住屋細、住屋難的“特色”由來已久,樓市供求嚴重失衡。對此吳漢良建議,短期來看,可以放寬地積比率、改化土地、收地重置以及加快或精簡在現行法例審批中的建樓申請程序,並提升市區重建流程及建築方法,縮短建築及驗收時間;長期來看,可以考慮開發邊陲地帶。香港擁有大量未開發土地,運用率亦僅及新加坡一半,當中涉及4萬多公頃的郊野公園及邊陲地帶。此外,香港現有4千多公頃農地,發展潛力巨大。

  十四五時期,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必然趨勢。吳漢良認為,香港未來應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和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從人口、面積、經濟總量等方面看,不遜於大部分成熟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面積創造全國12%的GDP,前景不可估量。大灣區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灣區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定位高,粵港澳三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香港近年無論是經濟、創科還是人才培養發展都處於瓶頸階段,急需另覓新出路,帶動市場,刺激和增強整體競爭力。

  此外,香港亦需把握國家雙循環機遇,拓展市場。面對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香港作為國際商貿平台、金融中心,背靠內地、面向國際,可完美發揮經濟紐帶對外聯繫作用,以提升大灣區對更廣地區的互動,帶動泛珠以至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發展。如此以來,香港不僅在服務貿易上有新突破,還能把握國內大循環機遇拓展內銷市場,在對外循環方面加強與其他經濟體的經貿聯繫。

  (吳漢良,1952年生,祖籍廣東開平,現任香港孔教學院常務副院長,建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第4、5屆特首選委會委員,曾任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房地產協會常務副會長,榮獲特區政府銅紫荊星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