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公民科獲好評 教改不停步
http://www.CRNTT.com   2021-09-03 10:50:35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昨日起在中四年級順利開課,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開啟了香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帶來新氣象,任重道遠。

  有教育專家指出,與舊通識科相比,公民科知識較系統、全面,不像舊科那樣主觀且容易被別有用心者利用。亦有教育界人士指出,許多教師期望公民科盡快推出官方認可的實體課本,建議教育局在這方面加強宣導工作,包括定期交代教材安排的進度,以提高教師以至各界對公民科的信心。

  大公報記者 黎慧怡、鍾怡、苑向芹(文)凱楊(圖)

  漢華中學昨日第一堂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開課,校長關穎斌表示,公民科對於培育學生國民身份認同非常重要,認識香港、國家應該從公民科課堂做起,並以此為起點,讓師生更了解香港、國家、世界之間的關係。

  關穎斌說,照目前課堂開展情況,很有信心達到教學目標。“回歸多年,(通識科改革)終於在課程上實實在在地強調認識國家,老師透過備課、學生透過學習增加對國家發展歷程的理解,以及香港與國家發展的關係,這是國情教育的重要一環。”

  倡組老師交流圈 互通心得

  關校長續說,由公民科代替通識教育科,在課程轉變上是好事。他指出,中學基礎教育離不開鞏固基礎知識,而公民科著重香港、國家和世界發展方面的基礎知識,尤其是香港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國家發展的成就等,相信有助學生打好基礎。“未來通關後學校將組織學生回內地考察,打好這些基礎,這有助兩地學生之間的交流,打破隔膜。”

  談及教育局的支援,關穎斌建議局方可考慮組織區本公民科老師交流圈,提供平台讓同區老師互相交流經驗;通關後期望組織老師短期到內地進修的機會,到內地不同機構參觀,或邀請內地相關專家來港授課。

  新學科較客觀 非盲目批判

  香島中學校長鄧飛表示,舊有通識科的知識較寬泛、零碎,比如關於什麼是國情、認識基本法之類的內容都沒有精准的定義,每個老師教得不同,學生答得也不同,這種通識教育過於隨意。而現在的公民科就全面很多,無論是從認識香港特區、內地,乃至全世界都是比較全面客觀的概念。相信通過這種準確、深入的公民科知識體系,可以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走,從而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感。

  優才書院校長譚國偉分析,公民科有兩大優點。“首先,在以前通識科中,老師選擇性教自己認同的內容,而立場有偏見的老師就會向學生強調國家的缺點,主觀性太強,容易偏離事實,而從公民科的框架內容來看,教學內容會更加客觀。其次,通識科批判性過高;批判對學生來說並非一件壞事,但學生自身要有足夠能力和知識才能進行批判,如果盲目批判,不是好的學習態度”。

  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說,不少教師都表示期望公民科盡快推出官方認可實體課本。他指出,過去政府要推出課本需要三年時間,今次政府現已完成制訂課本編定指引,書店已經可以啟動初稿工作,預計明年3月可以完成,惟坊間教師普遍不知。何漢權建議,當局應加強宣導工作,包括定期交代教材安排的進度,以提高教師以至各界對公民科的信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