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長銘委員:加強實踐性教育 落實立德樹人
http://www.CRNTT.com   2017-03-10 16:08:11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劉長銘(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定於3月10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劉長銘發表了題為《加強實踐性教育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的大會發言。劉長銘在發言中表示, 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國教育的短板,近年來全國各地許多學校在開展實踐性教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建議:一、加強宣傳,更新教育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倡導實踐性教育,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青少年教育過程始終;二、完善相關法規,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提供法律安全保障,減少學校後顧之憂。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三、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扭轉用單一指標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錯誤傾向;四、整合社會資源,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實踐性教育活動。

  以下為發言全文: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實踐教學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實踐教學或實踐性教育是指青少年通過親身實踐、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參與社會活動等形式獲取知識、經驗和能力,並形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過程。古人對實踐性教育和學習的重要作用早有論述。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他認為,人經過實踐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多年來,我國基礎教育過多地將青少年禁錮於書本和課堂之中,大量重複性訓練致使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普遍缺乏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不少兒童、青少年的身心正常發育受到很大影響,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種情況有向低齡化蔓延且愈演愈烈之勢。幾年前在一次家教講座上,一位母親問我,“小孩做作業太慢,經常做到晚上十點多,您有什麼辦法麼?”看著這位年輕母親,我心中十分困惑,就問她,“小孩幾年級?”“9月開學上大班……”一位資深小學校長對我講,他們學校入學時已有30%的新生戴眼鏡。今天我可以說,你走進任何一所學校的任何一間教室,都難以找出幾個握筆和寫字姿勢正確的孩子。另有一位小學校長告訴我,他們學校一年級新生入學時平均識字已經超過600個。兒童早些獲得閱讀能力不能說是一件壞事,但我們都知道,這常是以犧牲兒童遊戲和接觸大自然的時間為代價的,而這些是兒童成長必需的生活。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中國學生多次奪冠,但同時“奪冠”的項目還有中國學生的家庭作業量,上課外班的情況名列第二,而問題解決能力則名次倒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