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現場(中評社 徐夢溪攝) |
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國教育的短板,這與我國教育重書本、輕實踐不無關係。參加全國政協教育調研時,我看到一段小學自然課的上課情景。老師認真地讓學生把投影屏幕上的內容讀了兩遍,然後說,抄在本上,回家背下來……其實,走出教室就是大自然,那裡蘊含著豐富的學習內容。人的創造激情和原始靈感源於實踐。在一份中學生科技活動報告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中學生發現蚯蚓鑽土時能分泌一種降低摩擦力的黏液,於是發明了一種減少阻力、提高船速的方法。青少年在實踐性學習過程中,不僅能獲得知識、方法和能力,還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許多創新項目不僅源於孩子的興趣,也源自他們增進生活福祉、服務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意識。這樣的學習本身就是立德樹人的過程。
近年來,全國各地許多學校在開展實踐性教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我們高興地看到,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民間機構已經開發出不少優質實踐性課程,如自然鄉土課程、博物館課程、戶外體驗課程、游學課程、社會實踐和營地課程等。但學校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方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後、重習題訓練輕實踐體驗仍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有些學校出於學生安全考慮減少甚至取消了必要的文體和實踐活動。因此,建議:
一、加強宣傳,更新教育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倡導實踐性教育,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青少年教育過程始終。
二、完善相關法規,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提供法律安全保障,減少學校後顧之憂。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三、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扭轉用單一指標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錯誤傾向。加強對學校的全面督導,鼓勵學校在開展實踐性教育方面大膽探索,並及時推廣成功經驗。
四、整合社會資源,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實踐性教育活動。努力挖掘各地區的歷史、政治、文化、自然、社會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學生實踐基地或營地,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活動提供條件。
(報道組:徐夢溪 林艶 郭至君 束沐 後援記者:秦正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