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紅指出,之前在馬英九時期這部份就存在爭議,當時台灣方面一直強調“先經後政”,但實際上是“只經不政”。處理問題當然需要考慮時機條件、輕重緩急,但是不能一味地回避、閃躲,實踐中無法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議題截然分開處理,更不能把政治問題無限期拖延下去。對於“九二共識”的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鞏固,自始至終都要推進下去。事實上,從實踐層面看,兩岸政治關係與兩岸經濟關係、文化關係、社會關係存在緊密的互動關係。政治關係問題處理不好,其他關係也難以深化發展。
兩岸雙方應該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不僅要厚植兩岸共同利益以助力共同觀念的養成,而且要在各自內部的體系內,通過教育、輿論體系來引導民眾,強化民眾對於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認同,為將來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意識形態條件。如果像民進黨那樣的“台獨”主張,擔心兩岸關係緊密發展,兩岸經貿合作交流都很難展開,而在兩岸“兩國”的框架之下,更難有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國家認同的建構。因此論壇會加入政治這一主題,就是希望鞏固基礎、增進認同,在新形勢下更好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並確保邁向和平統一。
兩岸經貿紅利未能彰顯 因兩岸合作交流未大開大合推進
對於過去國共論壇被島內部分人指稱是“財團交流”、“買辦交流”,唐永紅指出,講這種話的人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卻並沒有對兩岸經貿合作交流的制度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就他們反對的理由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兩點:一是認為多數島內民眾對和平發展的紅利無感,二是認為兩岸合作交流在圖利財團。但對兩岸合作交流的制度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之所以造成兩岸合作交流的成效不彰、沒能惠及到更多數民眾,直接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兩岸合作交流制度化才剛剛開始,還沒有完全充分展開。
就以EFCA貨物貿易早收清單來講,大陸只針對台灣539項產品減免關稅進口,然而兩岸之間有6000多項產品還沒有減免關稅,所以按比例來看連10%都不到。而且台灣只對267項大陸產品減免關稅,導致大陸物美價廉的產品無法進入台灣,廣大需求者包括消費者無法從EFCA早收清單的安排中獲得好處。另外在陸客來台部份,採取所謂漸進開放方式,幾年下來至今團客每天才8000人、自由行每天才5000人,加起來也才一萬多人,並沒有大開大合的推進,這導致陸客入台旅遊對台灣民生經濟的影響有限。而陸資入台投資部分,台灣當局也是採取漸進開放方式,而且開大門不開小門,導致陸資入台投資遠不如預期,到2015年底累計陸資投資才14億多美元,陸資對台灣經濟成長、勞工就業的作用潛力遠未發揮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