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小月籲陸方:勿刻意將台灣上綱為“台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6 12:59:53


張小月出席研討會並發表演說。(中評社 張嘉文攝)
  
  520以來我政府以積極的態度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包括提出前述拉近兩岸認知距離的論述,採取平等原則的法製作為推動陸生納保,關懷陸生、陸配在台的就學及生活,以及建構陸客旅遊的安全環境等;並在對外經濟佈局上與中國大陸合作發展,試圖累積雙方信任。北京方面要善意理解我們的主張,正面看待台灣所做的努力,並且減少對台灣針對性的批評指責。

  三、以務實溝通對話尋求共同的認知

  當前兩岸官方互動及制度化協商等機制運作暫時中斷,雖讓雙方難以化解政治歧見及疑慮,但我政府對於兩岸事務仍主動循既有管道與對岸保持聯繫。我們認為,諒解尊重、具建設性及不設前提的良性溝通與對話,是解決問題及建立互信的最重要關鍵,也只有以誠心與善意為鑰,始有助於尋找雙方新的共同認識與理解。

  國際社會及中國大陸均已注意到台灣這個溝通對話的邀約,這是我們維繫對台海和平的責任。雙方歧異的存在,不應當是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正因為有差別才更需要務實溝通、管控分歧,避免讓兩岸陷入猜疑、停滯的不良循環。關起門來無助於釐清事實、謀求合作,唯有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不同的發展體制、意識形態及社會運作方式的建設性對話,才能消弭隔閡。

  四、保障兩岸民眾福祉是政府一貫堅持

  台灣是民主國家,任何政策推動必須遵循多數民意並尊重民主機制的運作,“中華民國”是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我們希望中國大陸要務實面對這個事實。兩岸開展30年的民間交流互動,兩個公民社會不斷交織,已經逐步化解了過去以武力衝突為主的硬性權力對抗,轉變為以經濟、社會、文化等柔性的交流學習過程,雙方都不希望發生對立與紛爭。

  我們樂見兩岸民間的正常交流往來,對增進相互瞭解與累積互信具有正面意義;也認為相互關懷、沒有政治考量及選擇性的互動,不以“量”、“體”上的差異壓抑另一方,不去激化兩岸民意的對抗敵視,才是促進兩岸人民感情和睦的良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