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時報:提振經濟須先解決治理崩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9 10:41:08


蔡英文和陳建仁與林全(左二)。
  中評社台北8月9日電/新政府上台兩個多月,幾乎沒有一項政策不挨罵,沒有一項作為不被抗議,政府在政策確定前欠缺周詳考量評估,或甚至民進黨由在野到在朝的轉彎問題(髮夾彎現象),固然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台灣的“國家”治理正逐漸崩解中。台灣如果不能解決治理問題,經濟恐怕只會每況愈下。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台灣經濟低迷久矣,而且是從出口到投資全線潰敗。已連續衰退17個月的出口,雖然7月數據已轉正,但在全球經濟走低,國際智庫都已連續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後,加上台灣競爭力與經貿邊緣化問題,未來出口難期待有太亮麗的表現。此時正是需要以投資提振經濟的時候,但遺憾的是台灣的治理問題日益嚴重,不論是民間投資或是公共投資,都將因此受影響。 

  所謂的治理問題,是政府在民意與法令間取得平衡,推動各項施政並取得最佳成效的能力。但台灣政府治理的的現實是:“國家”(或是政府)權威崩解,越來越難依照法令、制度解決爭議與問題。台灣治理弱化問題由來已久,馬政府第2任期更全面崩壞,幾次重大抗議事件,從大埔案、文林苑案、洪仲丘案到太陽花學運,政府權威下滑,網路民粹成為社會、甚至政府決策主導力。 

  政府再也難以理性與專業的方式推動政策,在缺乏理性辯論情況下,核四遭到封存,核一機組也不能啟動,今年暑假立刻面臨限電危機。林全的“行政院”更進一步向民粹屈服,出版業者郝明義“懷疑台電藏電”,就打著“開放台電,民間監督”旗號,帶著非專業人士進入台電,索取機密資料與數據。 

  再如新政府對罷工、勞工休假問題之處理,也可看出政府既未事前審慎評估規畫,又缺乏溝通協調、化解抗爭的能力;抗議聲起,又膽怯退縮,讓政策搖擺不已,結果兩面不討好,問題至今難解。缺電風險提高,非核家園固然是民進黨政策,但在缺電風險中啟用核一機組,其實並不違背非核家園政策,但政府不敢為之。環評過去就一直被視為影響投資的重要因素,民進黨上台後不但未能解決,在高舉環保旗幟下,企業更不敢投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