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段心儀:文化詮釋時代的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9-12-11 00:21:56


 
  肆、從台港看文化詮釋的時代使命

  非常吊詭的是,台灣教育的這種演變,竟與香港狀況逐步靠攏。香港本是英國殖民地,中文不被重視。1997後本當重視中文,但不知何故,中文科評級方法會在2007年取消範文,香港高中十年沒有文言文課文,後來才加了12篇必讀文言文。香港“歷史課程”相當於“世界史”概念,“中國史課程”則一直居於弱勢,港英時代理所當然,但 1997 後仍然如此,原因與教材、師資都有關係,結果是“通識課程”取 而代之,而“通識課程”中的“今日香港”則提供了香港學生衝撞的理論與方法。這些議題設定與內在邏輯,其實很多地方與《108社會科領綱》有相似之處,皆呼應西方主流的“普世價值”,若配合教育政策下,青年對國史的陌生 、對文化概念的虛無、對民族感情的淡漠,就極易被一些偶發事件挑動情緒。因此,如何梳理所謂“普世價值”的詞匯,使其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詞匯接軌 ,讓青年了解中華文化底蘊之深厚廣博,認同自身文化的獨特,有呼應世界需求的價值,實為一件重要的工作。如:和平、人本、民本等。

  近年來的宗教衝突已驗證了杭廷頓的文明衝突,也凸顯中華文化“以人為本”核心價值觀的正確。民主政治走向民粹主義已是世界性的趨勢,特朗普的美國至上主義更瓦解了自由平等的口號。中國傳統文化肯定人有無限向善向上的能力,“仁義禮智”“民本思想”,若細加梳理,更有合乎普世需求的人情義理的脈絡。自家無盡寶藏,怎可不善加利用。

  伍、結論

  德國哲學家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一書中,認為個人必須在其歷史的存在中,展開理解活動。由歷史所形成的“地平線”,決定了個人的理解視野。當讀者帶著自己的歷史“視域”去理解某種歷史作品時,兩種不同的歷史“視域”必然會產生一種“張力”。只有在解釋者的“視域”和被解釋者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並產生出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也就是歷史的視域有選擇性的融入了現代的視域。由於現代的視域包含有一種向變化開放的可能性,它也因此而孕育了未來。高達美的詮釋學帶有濃厚思辯色彩,這正是現代中國迎向世界、爭取話語權必做的功課。但迎戰之前,必須確實檢視自己的裝備與心態,方能成功。 1. 史觀可以建構,史實必須面對。2. 文化底蘊雖深厚,詮釋能否到位?3. 能否符應時代需求,從群眾視角切入。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親身矣。 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文化詮釋能否完成時代使命,“誠”之一字,實屬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