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現場:學者論如何為兩岸人民謀最大福祉
http://www.CRNTT.com   2018-10-20 00:17:09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中評社 張爽攝)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認為,大陸在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上,不論領導人的變遷,其對台工作政策總是既有繼承性又有創新性,習近平對台工作的創新思想,是我們更加需要理解和長期關注。

  楊開煌認為,習近平在上任之初,兩岸關係發展比較順利,所以比較是“胡規習隨”慣性發展的階段,然而318運動之後,習近平似乎就開始重新思考兩岸關係發展的規律,總結和平發展的經驗,注意到兩岸“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可能異化的傾向;從而開始重新思考“國家統一”與“台灣問題”的辯證關係,逐步形成對台工作的創新性思想。

  楊開煌指出,習近平上台之後,相關涉台的言論很多,如民族復興、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融合發展等等,有的不是他所獨創,但是他加以強調,並調整形成了習近平時代的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此一指導思想一方面承繼毛、周的“一綱四目”,到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到習近平的“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另一方面與他的前任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相比較,其明顯的差異在於他的前任主要解決是任期上的台灣問題,習的思考則從當下規劃至後數十年的對台工作。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表示,鑒於經濟的根本性、兩岸的差異性、互信的脆弱性、民意的多元性,考慮內容的敏感性與現實的可能性,兩岸應遵循“先經濟社會後政治安全,先單向後雙向,先局部後整體,先易後難”的路徑,不斷豐富兩岸融合發展的內涵。

  唐永紅指出,現階段,鑒於台灣社會政黨政治與選舉政治,並存在追求“台獨”的政黨,台灣當局及各主要政黨多無意願採取必要的措施推進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不願開放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雙向融合與一體化發展局面,大陸有必要操之在我,主動介入,積極作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