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四地學者熱議:兩岸應如何更好地互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30 00:47:39


小組討論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林賢參說,2014年11月之後,中日關係緩和,但是日本合作美國,避險中國的策略並沒有改變。中日關係沒有表面上那樣和緩。在這種情況下,中立化台灣是非常重要的。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的于強用數據證明,民進黨占優勢的鄉鎮,更多地出現了由綠向藍的移動。綠營佔優勢的鄉鎮投票率出現了顯著的下降。

  于強說,民進黨的選民不會因為拿到了惠台政策就立即改投國民黨。他們會做的是要麼不去投票了,要麼是投出廢票,“一位當地的漁民告訴我,投國民黨投不去下去,但是怕政策會轉移,就不去投票了。”

  廣州中華文化學院副教授劉強說,政治精英決策的政治系統會受到來自大眾參與的挑戰。通過選舉這種政治參與的方式,大眾參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民進黨的“立委”候選人的青年人士、福利人士占的比例很高,這說明福利議題會進入“立法院”。

  劉強認為,社會權利的問題在島內興起有合理性。島內貧富差距的擴大。兩岸的交流對兩岸是互利雙贏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現利益分佈不均衡的現象。島內近幾年的發展不理想,特別是對年輕人不友好。社會權利議題對社會判斷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島內的不少學者把島內的分配不公歸與大陸,比如大陸的黑心產品進入台灣市場,台灣民眾會被大陸監視等等。但是社會權利的實現一定要有一個繁榮穩定的經濟基礎,不然就是空話。如果2016年民進黨上台,將自己的問題和社會權利問題捆綁是它重新執政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是它執政困難的重要原因。”劉強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