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倪永傑:2016台海形勢 考驗兩岸智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5 00:53:11


 
  3、兩岸議題不再是藍營強項。

  兩岸議題對泛藍並沒有形成加分效應。所謂階級矛盾、貧富差距、世代剝奪、分配正義、居住正義等議題有取代傳統的統獨、省籍議題的趨勢,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議題。

  4、台灣民眾疑慮增加,民意呈現矛盾。

  台灣部分民眾對大陸機會、市場“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想賺錢但又要保持台灣“主體性”、政治上的自主權。“台灣認同”上升、台灣“主體性”意識高漲,對於兩岸關係快慢、質量、分配等眾說紛紜,有關“世代剝奪”、“圖利財團”、兩岸競爭、經濟依賴導致政治依賴、兩岸民眾之間好感度下降、負面評價上升等等說法甚囂塵上。台灣民眾“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下降,各種矛盾影響到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

  5、新媒體打敗了舊選戰。

  此次網絡工具打敗了傳統的選戰方式。網絡聊天如臉書、批踢踢、LINE等幫助綠營及柯文哲,而國民黨的候選人成為嘲笑、惡搞、霸凌的對象。據趨勢民調顯示,台灣選民獲得選舉資訊的來源,電視新聞64.1%、網路新聞10%、親朋好友6.5%、報紙4.8%、社群網站2.5%、廣播0.8%。其中電視新聞很多來自於網絡,說明網絡對於台灣選舉的影響越來越大。

  6、“公民運動”與“白色力量”高漲。

  台灣社會運動近年有高漲趨勢,以前關注人權、環境、弱勢正義等公共議題,經過“柯文哲現象”的催化吸納,“公民運動”轉化為“白色力量”向政治與選舉領域轉換,搭上網絡的翅膀,在台灣藍綠分野中找到了非藍非綠的灰色政治地帶,影響了台灣政治演變的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