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約奧運會拳擊男子49公斤級比賽中,中國拳手呂斌認為自己穩獲勝利歡呼慶祝,卻意外被裁判判決輸給35歲肯尼亞老將皮特。此戰的裁判判罰情況也遭到了不少的非議。(來源:Getty Images) |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 杜博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法學博士徐慶超日前在察哈爾學會微講座中表示,一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身份越來越與國家財富、奧運會金牌、諾貝爾獎、核武器及太空探索等緊密聯繫,儘管奧運會本身不是政治,但卻自帶政治性功能。西方人仍對中國存在固有偏見,中國隊在里約奧運賽場上遭到不公正待遇,被“欺負”並不偶然、也非巧合,當是中國走向全球大國的一堂必修課。
由察哈爾學會舉辦的察哈爾微講座日前舉行,徐慶超以“奧運會場景中的公共外交——關於中巴的比較分析”進行了線上講座,並回答了觀眾的提問。
徐慶超說,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對戰爭的祛魅化深入開展的大背景下,一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身份越來越與國家財富、奧運會金牌、諾貝爾獎、核武器及太空探索等緊密聯繫,以非軍事手段獲得榮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鼓勵。儘管奧運會本身不是政治,但卻自帶政治性功能。
她介紹,1936年柏林奧運會、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包括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都成為了當時國家間關係中一些矛盾和爭議集中爆發的平台,薩馬蘭奇也說過,“歷史告訴我們,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政治無處不在。”
徐慶超對比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表示,相較於狀況不斷的巴西,今天的中國對於公共外交的認識要更加深刻、運用也愈加得力,而這主要歸功於我們成功地經受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諸多考驗,使得一般意義上的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在實踐中愈益交融。
她具體分析說,自從北京申奧成功之後西方媒體一直沒有停止對北京奧運會的多方面“關注”,比如空氣污染、場館建設、食品質量,從民主、人權、民族等方面詆毀中國國家形象。從達爾富爾危機到“3•14”事件,到北京奧運火炬境外傳遞過程中不斷升級的涉藏問題,再到海內外華人自覺地聲援和反制,中西方進行了一場兩軍對壘般的輿論博弈戰。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因為捍衛國家尊嚴的努力而重新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豐富、深化、提升了中國國家形象的內涵、意蘊和質感,並見證了一般意義上公共外交的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