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大咖講書:劉瀾昌詳解香港新聞生態
http://www.CRNTT.com   2021-05-25 00:13:34


中評社北京總部以線上形式參與“中評大咖講書”講書活動。(中評社 趙思雯攝)
 
  劉瀾昌舉例說,歐洲所謂的黑暗的中世紀時期,也是歐洲黨報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之一。歐洲在經歷了中世紀黨報時期的階段後,就發展出了商業報紙的階段,商業大眾傳媒開始出現,這奠定了現代的新聞理論。他提到,後來《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媒體相繼出現,這些媒體實際都會傾向一個立場,但會堅守中立的原則。他強調,這些媒體在新聞報道中會努力平衡自己中立的立場。在報道一方面意見時,也會報道另外一方意見。“但是香港現在的一些媒體完全忘記了這些內容。”

  “現在的香港媒體的政治立場非常鮮明。”劉瀾昌表示,這樣的媒體必然會出現以政治色彩尋找同溫層讀者,以此來擴大自己影響力的現象。“但他們卻忽略了,媒體應該是面向大眾的。”

  劉瀾昌以自己的媒體從業經驗為例指出,他在亞視就職時的原則是,在堅持正義底線的情況下,可以有政治傾向性,但如果一個節目把兩方面的意見都進行表達,那讀者肯定是最寬的、最廣泛的。“事後從影響面來看,我覺得這一點做的比較好,如果我們像現在很多媒體,黃的就面向黃的,藍的就面向藍的,就變成了一個黨派媒體,而不是純粹的傳統媒體。”他說。

  劉瀾昌預判,香港現在黨派媒體色彩濃厚的原因,和政治鬥爭關係密切,未來隨著整個局面的安定,可能會有新的反應和變化。

  最後,在互動問答環節,劉瀾昌還接受了中評社記者的提問,分享了自己在新聞領域的從業經歷和觀察,並且就香港傳媒界的“二次回歸”、香港新聞公信力、香港新聞從業人員應具的新聞觀等等一系列問題發表了看法。相關具體問答內容將在中評網全文刊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