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尹軒:多元、多樣、複雜的新世代社運模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6 00:30:25


 
  他表示,面對上述困境,黑島青嘗試透過內部工作坊解決部分問題,並於之後大幅更動現有架構,重整過程中,拋棄以往社運團體常見的總召制,改采功能取向的部長制,並訂立組織章程實行運作,自此黑島青由社運團體轉為社運組織。重整後的黑島青設研究部、組織部、內務部、傳媒部、行政部各司其職,積極參與協助大型活動籌辦、參與各式聲援場合與記者會,針對台灣經貿發展及國家想象等主軸議題發言,表達自身立場與要求,並於其他弱勢議題上出席聲援等。
   
  架構重整後,黑島青力圖開展全新氣象,起初盡力依照大會決議與章程架構運作,但仍於實際運作上遭遇到許多挑戰與難題,以致內部效率降低與成員間產生摩擦、外部回響不足等經營困境。

  具體而言內部困境包括,第一,主軸議題專業度高,自身論述與行動難產。黑島青關注的主軸議題在於實現左派關懷,反制新自由主義、自由貿易,關心台灣經貿與國家未來,然而此主軸議題涉及層面多與社會科學專業有關,以致所需專業度對成員來說偏高;第二,成員參與程度無法提升。重整後的黑島青約有60名成員,但開會、活動地多在台北,縱有交通補助,外縣市成員的開會成本仍高於大台北地區成員,以致參與率一直無法提升;第三,部門人力分配不均;第四,共識決的盲點;第五,舊成員運動傷害的延續;第六,辦公室使用想象之差異。

  同時“黑島青”還面臨議題熱度減緩,民眾參與度與回響降低;社運團體林立,募款不易;主軸議題不易獲得大眾共鳴;大眾對黑島青的既定印象等外部困境。

  王尹軒認為架構重整為何無法解決運作困境,歸因於黑島青在解決運作困境問題時,並未正視這波新世代社運參與者背景的多元、多樣與複雜性,仍抱持著認為一切問題透過制度改革解決的舊思維,以致重整成效事倍功半。但這也無法完全歸責於該團體處理問題的眼光短淺,只因近年來社會運動型態變遷的速度相當快且幅度大,各社運團體也各自摸索著適切的整合之道。參與者的多元與多樣性將是新世代的社運團體須正視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