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正:以“共享一中”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6 00:29:17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王正(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 王秀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王正日前參加在廈門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兩岸學子論壇”,他提出用“一中同表”來詮釋“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用“共享一中”來構建“兩岸政治關係安排”,從而超越“一中各表”與“一中不表”,進一步深化兩岸和平發展與兩岸人民心靈契合。

  從“一中各表”和“一中不表”邁向“一中同表”

  王正認為,“九二共識”曾經在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以及開啟“兩岸和平發展”的階段中,扮演了無可替代的歷史性角色,以其“創造性模糊”的智慧暫且擱置兩岸對一中內涵的分歧,從而為兩岸打開事務性談判的僵局。然而,隨著兩岸關係逐漸步入“深水區”後,受到“一中各表”與“一中不表”的局限和制約,“九二共識”中“創造性模糊”的智慧開始略顯動力不足,兩岸關係開始需要以“創造性清晰”的政治主張和表述來凝聚新的兩岸政治共識。

  他所提出的“一中同表”,“一中”是指國家層次上的一個“中國”,“同表”是指兩岸共同表述與共同代表。“一中同表”能夠使“一中內涵”清晰化,使兩岸民眾認知並區分“政府認同”與“國家認同”,進而建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家認同”,形成“一體化理論”(integration theory)所說的“忠誠轉移”(loyalty transfer)。其中,這個“中國”首先是“國家”層次而非“政府”層次上的中國,其次才同時是民族、歷史、文化意義上的中國。此外,“一中同表”還可以“淡化兩岸對各自政治符號的堅持,強化兩岸雙方對同屬於一個中國的共同表述”,是一個“具有兩岸最大公約數的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模式” ,以此可以化解兩岸各方過去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爭論,從而為兩岸政治談判奠定共識基礎,有助於兩岸增進政治互信和推進未來可能的政治談判。

  以“共享一中”的創造性機制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王正進而提出兩岸“共享一中”這一創造性機制。他表示,如果說“一中同表”是指“國家一中”,那麼“共享一中”便是指“主權一中”,或者說一個中國的主權是由兩岸人民共用。當代主權理論早已經歷了君主主權、議會主權與人民主權三個階段的演變 ,主權的所有者已經是由國家的全體人民所擁有,“人民是主權的所有者,是主權的本源主體” 。因此,同為中國人民的台灣人民自當也是中國國家主權的所有者,這是中華民族老祖宗留給兩岸人民的共同遺產,包括一小部分的“台獨”支持者在內的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從絕大部分台灣人民手中剝奪同等享有中國國家主權以及國家民族復興的權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