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舘園區的主建築原稱“教士會館”,創立於1875年,是西洋傳教士馬偕所建的兩棟宣教士宿舍之一。(巫登益當代藝術園區提供) |
中評社台北9月18日電(記者 方諾妮)加拿大傳教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9世紀來到台灣淡水傳教所建的宣教士宿舍,100多年來輾轉做為許多不同用途,訴說百年滄桑。目前做為巫登益當代藝術園區暨巫登益美術館新北舘,包括窄門、牛津之窗、百年老樟樹、扶搖梯、觀海台、日式白日閣、晚清燕尾建築等歷史建築及庭院美景令人驚艷。
馬偕是於1871來到台灣,先在南台灣打狗(高雄)上岸,1872年才到北部的淡水,開啟在台灣的傳教,1875年興建“教士會館”做為傳教士宿舍。白堊洋樓建築的教士會館在宣教士離開後,一度改為婦女義塾校舍。二次大戰期間曾作為淡江中學男生宿舍。戰後英商德記洋行租賃此屋時,為便於覽觀山河勝景,於前方增建二樓而成今日的樣貌。1971年改為真理大學校長寓所,2009年後,真理大學將教士會館作為餐廳。
真理大學2021與台灣優勢產業對外合作委員會簽署產學合作協議,將教士會館作為展示藝術家巫登益美術作品園區,9月17日揭幕。
這棟建築的外觀是白色的,又被稱“馬偕小白宮”。西班牙建築風格,岩石壁材建築,屋架及地板取自於廈門的福杉木,可防腐朽。正門及外迴廊均設“白堊壺門走廊”,顯得相當優雅。
園區正門是一道清朝遺留下來的紅磚牆,牆面有專供人行入口的小門,稱為“窄門”。它是有典故的,千年來傳教士的精神就是“走窄門”,窄門是有規格的、有原則的、有限制的,那門不但窄,而且不容易看到。
正門附近的紅磚圍牆上,還有留出四片綠色琉璃瓦窗花組成的方形小窗,而這四片窗花正式來自馬偕所創建的“牛津學堂”(即現今理學堂大書院)二樓陽台窗花。這色系來自馬偕家族的傳統綠色格紋。保留這一處與牛津學堂作為連結,並以“牛津之窗”命名。
廣場上多株百年大樹,有些是馬偕百年前親自挑選的樹種,而主館前草坪上的老樟樹,更是枝繁葉茂,造型優美,樹蔭幾乎覆蓋半個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