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青銅之鄉識銘文
http://www.CRNTT.com   2020-04-25 10:17:53


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據統計,現存商代和西周的銅鼎有1000餘件,而寶雞作為周秦故里,出土的銅鼎以西周時期為主,並以銘文見長。周人長篇鑄銘的目的,正如《禮記·祭統》所雲:“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銘文也為我們今天研究當時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如康王時的大盂鼎和昭王時的旟(yú)鼎為我們提供了西周時期社會土地占有形態的真實情況。恭王時的五祀衛鼎和九年衛鼎為研究西周中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提供了重要資料。康王時期的小盂鼎詳細記載了康王時期盂受命征伐鬼方的情況,這是青銅器銘文中所見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厲王時禹鼎記錄了周王朝討伐南淮夷、東夷的史實。恭王時的師鼎是研究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敬德保民”等德治思想的重要資料。

  特別是2003年出土於寶雞眉縣楊家村青銅器窖藏的逨(lái)鼎,數量達12件之多,而且每件都有長篇銘文,創下考古史上窖藏青銅器銘文字數最多的紀錄。其中四十三年逨鼎銘文(圖①、圖②)記錄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年)六月丁亥這天,逨因治理林澤有功,周王册封其為官司歷人(監察官)並訓誡其如何施政,以及賞賜的情況。“司歷”是西周時期監察一職的稱謂,說明至少在西周宣王時期中國已經有專門的監察官員了。更重要的是銘文中年、月、日、月相的記錄是我們解開西周歷史之謎的密碼。迄今為止,在眉縣楊家村一帶先後出土過4批青銅器,其中至少3批已經確定為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在一個地方如此密集地發現一個家族的青銅器,是否在告訴我們,這裡在2800年前曾經生活著一個綿延了數百年的鐘鳴鼎食之家?

  類似單氏家族的西周王臣貴族的青銅器窖藏、墓葬,在寶雞屢屢發現,分布也非常密集。這些窖藏、墓葬的主人如南宮、函皇父、善夫克、裘衛、伯多父、單逨等都是權傾一時的重要人物。當年他們埋入地下的那些諸如大盂鼎(圖③:大盂鼎拓片)、大克鼎、毛公鼎、逨鼎等青銅瑰寶,如今都變成了博物館裡的珍藏,成為曾經輝煌的記憶。

  3000年過去了,那些生活在陳倉大地上的世家大族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那段被歷史遺忘了的記憶正慢慢地被不斷破土而出的青銅器喚醒,它們或美輪美奐,或正史補史,或工藝精湛,正用自己的方式一點一點地為我們還原歷史,為後人書寫“青銅器之鄉”今天的輝煌。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在歷史文化傳承過程中沒有發生斷裂的國家。銅鼎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是民族品質的凝聚。古往今來,“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一言九鼎”“問鼎中原”“革故鼎新”“鐘鳴鼎食”等等,這些家喻戶曉的詞語,在歷經了漫長的歲月之後,字裡行間所蘊涵的歷史文化、精神信仰和傳統美德依然影響著人們的心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