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房山某小區,85歲的楊慧(化名)拿著幾張買收藏品時的收據和購買憑證。 |
春節前,多地曝出老年人被騙的消息。
在保健品推銷、紀念幣收藏品拍賣、“會銷”、高息理財等騙術的“圍獵”下,一些老人少則損失數千元,有的被騙光一生積蓄,負債累累。
近年來,多個機構作出的調研報告顯示,老年人已成為詐騙的主要受害人群。
老年人容易被騙的原因複雜,除了自身接受社會信息少、防騙意識低等特點,也有心理、家庭甚至社會的因素。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陳紹建說,老人最怕的是寂寞和無用感,他們同樣也需要實現自我價值,也因為子女不明白如何安排父母退休後的生活,才讓騙子鑽了空子。
在一些保健品公司和收藏品公司的內部,“如何獲得老人信任”“研究老人的心理”也成為上崗培訓課程。推銷員通過口頭親切稱呼甚至認幹親等方式,用長時間的“溫情攻勢”打動老人,取得老人信任後繼而行騙。
在這類騙局的打擊上,新京報記者獲悉,朝陽區SOHO現代城內5家曾被曝光的收藏品公司,均被查處并已關門。
直到死的那天,66歲的王權購買的大量錢幣、收藏品也未能如願拍賣。
“到死也沒能咽下那口氣。”王權女兒說。
王權生前至少在8家公司高價購買了收藏品或紀念幣。銷售員告訴他,一段時間後可以幫他將這些紀念幣拍賣,獲益巨大。
女兒有次聽王權提過“想賺些錢留給孩子。”那是女兒生完二胎後的事兒。
六旬老人被騙百萬元含恨離世
王權大量購買錢幣、收藏品瞞著所有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