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周志杰:蔡英文維持現狀有果無因是在混淆民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2 01:16:57


 
  周志杰強調,但是我們不能用一句反中就將馬政府過去這幾年的兩岸交流抹煞,太陽花學運一開始只是質疑政府施政的黑箱及所謂“程序正義”,我們也理解馬英九執政的這七年正好是全球的經濟不景氣,從谷底慢慢地爬升的這樣的階段。

  而且年輕人本來對現狀就是比較不滿。周志杰提到,當初他也是參加野百合學運,那場1990年三月學生運動,六天都不到學校上課,但是我到三十歲四十歲心境都會有蠻大的一種改變。所以“太陽花學運”的定位不能完全是視為是反中或是反傾中,這場運動恐怕是台灣的年輕人面對全球化浪潮的,一種無助或是一種對政府內部治理上的這種情勢的因應的不滿,只是用兩岸經貿往來交流的服貿協定當成一個宣洩口。

  周志杰介紹,他在上周參與台北一場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與會者都對報到中的一張圖表特別感興趣,那就是“台灣民眾對兩岸人民的關係認同感”。台灣民眾視中國大陸民眾為“親戚”比例增加的基礎就是存在的,也就是過去兩岸的大交流時代,確確實實在政治互信穩定之下,兩岸人民的往來兩岸民間社會的往來確實是越來越密切。

  經過這幾年的因為交往多了,大家因為經濟往來多了,雖然看到彼此現在的差異。周志杰表示,不過台灣年輕人還是理性的,至少認同過去這七年來兩岸交流路線是有貢獻的,這代表海峽兩岸人民都是以和平至上,台灣的年輕人也是以和平作為最高的價值。

  周志杰判斷,台灣青年會理性計算中國大陸在未來的生涯規劃、職涯規劃當中是“風險”還是“機會”,然後在心態上慢慢調整,不能只是生意夥伴或是朋友關係,而是從父執輩的發展及現實兩岸關係的發展來重新調整對兩岸關係的看法。

  在文化、血緣上兩岸確實有相通,雖然年輕一代對於這個觀念比較薄弱,但是對於未來的生涯發展,現實考量會趨強,當然就會從生意夥伴、朋友往親戚關係認同發展,這個大趨勢會緩步增加,所以大陸對台工作必須要繼續“動心忍性”的推動。

  中評社問,馬習會是七年來兩岸關係推展的水到渠成的現象?

  周志杰回答,馬習會是兩岸分治66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地點選在曾經舉辦辜汪會談的新加坡,這代表“一中各表”的大復活,馬習會證明過去七年兩岸和平發展路線是兩岸絕大多數人民希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