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兩岸學子熱議“習馬會”後的兩岸關係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實習記者 杜川東)“兩岸學子圓桌論壇”11月1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明德樓406會議室舉行,來自人大、北大、清華三校的博士生圍繞著“習馬會”及其今後兩岸關係的走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教…
更多 >>
 新加坡風采 更多 >> 
中評鏡頭:新加坡處處都是花園…
  中評社台北11月9日電(記者 倪鴻祥)兩岸領導人馬英九與習近平7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舉行歷史性會晤,為兩岸關係寫下歷史新頁。全球聞名的新加坡別稱“獅城”,也因綠化效果顯著而稱“花園城市”。 …
中評鏡頭:新加坡熱帶耶誕節來了
  中評社新加坡11月9日電(記者 黃文傑)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作為東南亞領先的購物天堂之一,吸引了各國的有錢人到獅城消費,世界頂尖名牌企業相繼進駐新加坡,品牌旗艦店也爭先恐後地進入了不斷被建造的購…
中評鏡頭:新加坡實行禁酒令 …
  中評社新加坡11月9日電(記者 楊犇堯 林艷 徐夢溪)兩岸領導人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會面。素有“獅城”和“花園之城”的新加坡,亦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國家,據中評社記者觀察,到了晚上八點…
 最新消息 更多 >> 
  • 林永樂:台菲漁業協定公布時間和馬習會無關
  • 奧巴馬今晨見阿基諾 籲中國停止南海建設
  • 中評幕後:台敲定馬習會後第一時間知會美方
  • 中評現場:被黑箱質疑糾纏 馬意氣風發不見
  • 馬記者會致詞全文:馬習會建立兩岸跨海大橋
  • 赴“立院”報告受挫 馬再開記者會強調透明
  • 夏立言向王金平報告馬習會成果
  • 李全教:馬習會搭橋設兩岸熱線防暴衝
  • 張榮恭:“馬習會”構建兩岸關係新現狀
  • 朱立倫:兩岸不能再變成敵意關係
  • 吳美紅:目前沒有二次馬習會規劃
  • 府:蔡杯葛馬“國情報告”才是不尊重民主機制
  • 大華府僑界談習馬會 盼兩岸繼續和平發展
  • 馬擬向全民報告馬習會 狠將民進黨一軍 
  • 府方正示表態 馬願赴“立院”說明馬習會
  • 藍委:馬習相會彌足珍貴、九平已開人民最嗨
  •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習馬會:著眼長遠 互利共贏
  • 高雄市遊覽車公會理事長:馬習會樂觀以對
  • 重量級眾議員晤朱立倫 美方感動看到馬習會
  • 陸委會專題報告 馬習會前分工曝光
  • 二次馬習會?夏立言:機率不高
  • 馬英九會見賓客 大談馬習會成果
  • 郭偉峰:對“習馬會”存留的幾個疑問的研判
  • 如何促成馬習會?夏:和張志軍閒談時聊到
  • 中評社特派記者


    林淑玲


    黄文杰、倪鴻祥、彭媁琳


    林艷、楊犇堯、徐夢溪

     中評鏡頭 更多 >> 
     習馬互動 更多 >> 
    習馬宴會後 馬英九對中評笑說東西好好吃
      中評社新加坡11月9日電(記者 林艷 楊犇堯 徐夢溪)閃光燈、聚光燈、快門聲,當馬英九11月7日晚上和習近平晚餐出來時,所有的焦點全部都在馬英九身上。“習馬會”結束後,中外媒體記者並沒有馬上撤離…
  • 馬習晚餐嘗兩岸三種名酒 談的內容非常軟性
  • 中評現場:習近平與馬英九握手兩分鐘
  • 馬英九眼中的習近平:很果斷、爽快
  • 馬英九:向習近平說明九二共識的內容與實質
  •  各界反應 更多 >> 
    荷蘭駐台代表:歡迎兩岸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中評社台中11月19日電(記者 林谷隆)歷史性的“馬習會”圓滿在新加坡落幕,後續影響不斷發酵,影響國際間對兩岸關係的重新評價。荷蘭駐台代表Mr. Guy Wittich在台中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
  • 兩岸學子熱議“習馬會”後的兩岸關係
  • 專論:習馬會 促進島內的民意回歸
  • 李錦銘語中評:台灣不能缺席大陸的大國崛起
  • 馬習會影響選舉? 朱立倫:美學者較關心兩岸
  •  中評現場 更多 >> 
    中評現場:直擊習馬握手的現場感
      中評社新加坡11月8日電(記者 楊犇堯 林艷 徐夢溪)“向後退,向後退。”習馬會召開前一個小時的會議廳內,近百名位置靠後的記者向前排記者齊聲喊話。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最大會議室“島嶼會…
  • 中評現場:習馬會兩人有說有笑
  • 中評現場:馬政府兩岸核心幕僚齊聚獅城
  • 中評現場:7日深夜台北凱道周邊十分平靜
  • 馬晓光指挥 確保記者们拍到習馬會历史鏡頭
  •  場外花絮 更多 >> 
    這兩張習馬會記者證 有何玄機?(圖)
      中評社台北11月9日電(記者 林淑玲)一樣都是馬習會記者採訪證的B證,這兩張有什麼不同?   答案在底下的紀年,左邊是西元,右邊是“民國”。   右邊這張是台灣官方在行前發放的馬習會…
  • 兩岸三地記者議習馬會 成果高於期待
  • 中評鏡頭:習近平專機就停在馬專機隔壁
  • 中評鏡頭:新加坡群眾守候門外 熱議習馬會
  • 中評鏡頭:馬習進場前 雙方幕僚先握手致意
  •  陸方言論 更多 >> 
    張志軍談習馬會:跨越66年時空的歷史性握手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同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向記者解讀…
  • 習近平同馬英九會面 提出四點意見
  • 張志軍答中評:會面身份體現一個中國原則
  • 張志軍:兩岸領導人會面有利維護和平發展
  • 張志軍:兩岸領導人會面開啓先河
  •  台方言論 更多 >> 
    馬英九第三次國際記者會問答全文
      中評社台北11月14日電(記者 彭媁琳)“總統”馬英九13日下午針對馬習會和向“立法院”做“國情報告”等議題,第3度舉行國際記者會,回答了近25個問題(“總統府”統計)。累計10天內的3次國際記…
  • 赴“立院”報告受挫 馬再開記者會強調透明
  • 馬英九向全民報告:馬習會收穫超過預期
  • 陸委會公布馬在馬習會正式會談內容(全文)
  • 夏立言答詢 主動公布馬習會馬談話全文
  •  中評觀察 更多 >> 
    專論:習馬會 民進黨需正視兩岸發展現狀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評論員 劉雋)11月7日,“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領導人會見成了世界的焦點,世界各大媒體拿出大篇幅進行重磅報道。可以說,“習馬會”的确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里程碑,將載入…
  • 中評:巴黎恐攻 台灣應知和平可貴
  • 張文生:“習馬會”開創兩岸關係的新紀元
  • 李華球:一場象徵意義兼具實質意義的馬習會
  • 中評觀察:海峽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實質意義
  •  國際輿論 更多 >> 
    兩岸推手王冀語中評:習馬會 美國該放心
      中評社華盛頓11月17日電(記者 余東暉)華府智庫“美中政策基金會”主席王冀對中評社表示,“習馬會”不是為了台灣選舉本身,而是著眼於選舉之後為兩岸關係定規,同時給別的國家看--我們中國人自己能解…
  • 專譯:習馬會深遠影響亞太戰略佈局
  • 華裔學者李成:美方希望馬習會有更多透明度
  • 卜睿哲解讀習馬會:馬執政遺產似前途未卜
  • 新加坡學者:習馬會考慮“防患於未然”
  •  相關報導 更多 >> 
    藍提案通過邀馬英九報告 綠放話全力杯葛
      中評社台北11月10日電(記者 倪鴻祥)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中午在程序委員會通過,邀請馬英九進行國情報告提案,不過綠營放話將要求交付朝野協商,使得藍營希望馬英九最快13日到院會報告的規劃已…
  • 藍委:馬習相會彌足珍貴、九平已開人民最嗨
  • 高雄市遊覽車公會理事長:馬習會樂觀以對
  • 重量級眾議員晤朱立倫 美方感動看到馬習會
  • 藍委力挺馬習會 請綠營不要阻擾馬報告
  •  港澳台及華媒觀點 更多 >> 
    張學修:“習馬會”展政治智慧 具啟示作用
      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11 月7 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歷史性會面,取得空前成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在該次會面中,雙方明確了兩岸關係和平…
  • 盧文端:“習馬會”對民進黨的提醒和警示
  • 大公報:“習馬會”對兩岸未來發出最強音
  • 文匯報:“習馬會”夯實兩岸和平發展政治基礎
  • 旺報:習馬締新高度 兩岸變數仍多
  •  台灣專家解讀 更多 >> 
    夏瀛洲語中評:馬習會是對“台獨”份子的警告
      中評社台北11月26日電(記者 張嘉文)舉世矚目的馬習會圓滿落幕,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影響仍持續中,中華民族團結協會理事長、空軍退役上將夏瀛洲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提到,馬習會是歷史性重大突破,也是兩岸…
  • 彭立忠語中評:馬習會是兩岸間的政治對話
  • 郭承天語中評:馬習會把兩岸看成雙贏的關係
  • 潘錫堂語中評:習馬會將選戰主戰場拉回兩岸
  • 蘇家明:朱在馬習會後訪美 選戰步驟正確
  •  大陸專家解讀 更多 >> 
    王英津:落實習馬會成果 有挑戰亦有出路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記者 莊恭誠)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王英津,歸納了“習馬會”的十大重要意義,包括:鞏固了“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會面的先河;提升了兩…
  • 李家泉:習馬會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晤
  • 曾建豐:習馬會後朱立倫訪美突顯國民黨優勢
  • 王衛星少將中評撰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隨想
  • 鄭劍:習馬會與民進黨的造反“強迫症”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