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念講稿回應。(中評社彭媁琳攝) |
另外,第一次中外記者會中,馬英九一口氣回答了51個問題,每個問題的回覆都非常簡短扼要,不超過1分鐘,對於如何表述“中華民國”、如何向習近平提出軍事安全等敏感問題,馬英九都以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帶過,不會陷入媒體的口水戰中。
過了10天,原本意氣風發的馬英九不見了,顯露出追求完美、字斟句酌的另一面個性,以近乎2倍以上的時間來回應媒體提問,有些問題的回答,和原本記者提問的問題並沒有直接關係,變成馬英九藉著這些問題來闡述內心的想法。
13日的第3次國際記者會中,馬英九準備了許多文稿、文件來回應媒體提問。例如媒體問到《經濟學人》雜誌中分析,大陸在主權議題上對台灣做了最大的讓步,馬英九馬上舉起這份雜誌,用英文念出全文,並針對關鍵字進行回應。
而媒體問到,如何讓民眾相信,馬英九在馬習會第二階段閉門會議中確實向習近平提到“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各表等敏感問題?
馬英九一改過去非常有自信、信手拈來的態度,慎重地拿起準備好的講稿,一字一句念出:1992年8月1日“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全體委員通過,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這句協議,內容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雙方所賦予的涵義就不同,兩岸在1992年11月達成的九二共識內容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涵義可以用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台方表示內容完全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允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