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本周,京津冀一體化相關規劃方案陸續出台。本就引人注目的主題,恰巧被置於一個看似突發事件的背景下——北京市首次發布重度霧霾污染紅色預警,更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對京津冀區域協作前景的關注度。
經濟參考報報道,關於京津冀發展,有專家認為生態環境建設是最短的一塊短板和最大的一個瓶頸。愈演愈烈的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三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京津兩市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大量落後產能需要尋找出路,包括特大型企業首鋼在內的一些重化工企業近年大部分陸續搬遷到了河北省,加上固有的鋼鐵、水泥、玻璃等重污染產業的龐大產能,河北被公認為造成霧霾的“元凶”。全球鋼鐵產量“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的坊間笑談,道出了河北經濟結構轉型之難。
造成河北產業單一、輕重失衡問題的,并非只是河北自己。北京和天津因為首都和直轄市的特殊地位能獲得更多的優質資源,使得同一區域的高技術產業在河北難以落地,而京津兩市就近轉移到河北的傳統制造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產能,則進一步加重了河北的產業失衡。無論全省鋼鐵產業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還是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或所容納的就業人數,都決定了河北的去產能過程必定痛苦而艱難。曾經被寄托過厚望的房地產景氣不再,直至目前,還沒發現那個產業、行業能够像鋼鐵這樣,長期穩固地支撑起全省的經濟發展。
較長一段時期以來,省際之間是一種競爭關系,誰的經濟發展快、總量大、質量優,誰就可以獲得更多財政收入,進而為本轄區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從京津冀的情況來看,協同發展不僅是中央的重大戰略安排,也是三地突破發展瓶頸,共同面對資源、環境、市場等問題的現實需要。當霧霾終於拉響紅色警報,北京和天津,不得不直面周邊鄰居發展落後給自己帶來的殺傷,重新審視“統一規劃、協同發展”這一多年來被不斷提起的老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