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洪奇昌:和平發展是兩岸關係的最高戰略價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6 00:37:38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於今年11月12日“2013台灣投資高峰論壇”致詞時說到,“兩岸關係日益密切,雙方旅行人次攀新高,增加兩岸人民彼此了解機會。”據統計(見表二),兩岸人民往來的數量從1988年的43.8萬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595.5萬人次。另有估計,台灣約有150萬人常住中國大陸。而中國大陸人民來台(含社會交流、專業交流、定居居留、觀光等)人次也從2008年的29萬人次快速膨脹到2012年的253萬人次,光是今年1至9月就有超過215萬人次來台。加上在台大陸籍配偶32萬,新台灣之子更不計其數,加上每年2000名左右的來台陸生(開放人數還會逐年增加)。這些人正是文化和價值的載體,兩岸人民的往來、婚姻及家庭的聯結,正意味著文化與社會價值的交流。

  當前台灣人民更寧願選擇目前的生活方式,和中國大陸保持距離。這是因為兩岸之間在情感上、文化上的、制度上的認同差異,夾雜著歷史矛盾、民族情感、經濟產業競合、制度差異、國際因素等等問題。但是如果以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兩岸之間的異與同,或許可從中找到共同的利基。兩岸要實現可持續的和平發展,奠定政治對話的基礎至關重要。因此我提出以社會建構主義的方式,以促進認同來型塑兩岸和平發展的機遇。

  這也是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提到兩岸政治對話的基礎,“要繼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密切人民往來,融洽同胞感情。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期待兩岸文化與社會價值的交流,能提供兩岸人民認識不同的制度、不同生活方式的機會,提供兩岸人民思辯和選擇的機會。在交流中奠定善意和互信的基礎,從認識進入理解,從理解到認同,為兩岸和平發展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三、民進黨做為兩岸關係發展中負責任的參與者

  要從根本解決兩岸的衝突、建立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性架構,除了坦率與務實地面對兩岸差異,持續深化交流之外,更需要民進黨的參與。民進黨代表40%以上的台灣民意,兩岸政治協商的過程若缺乏民進黨的參與,兩岸政治協商的結果若沒有民進黨的認同,則兩岸和平發展架構是無法建立的。

  大陸許多朋友認為,民進黨長期對中國大陸存有高度的敵意,我們必須承認民共之間缺乏常態性對話管道、機制,尤其經歷了2004至2008年陳水扁政府執政時期的經驗,彼此互信基礎薄弱。但我要強調,民進黨是一個務實並且負責任的政黨,我們深刻地認知到,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發展,對台海以及亞太區域穩定具有最高的戰略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